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美学的危机与重建(精)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8168886
  • 作      者:
    作者:王杰|责编:陈佳妮//舒光浩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转折关口上。关于这个转折的分析,可以将重点放在新技术革命方面,也可以把转型的基本动因归结为以大众为主体的消费文化。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角度讲,这个转折点的重要动因还可以是艺术和审美,特别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艺术中的先锋派以及对新的艺术形式的审美经验,事实上正在悄然地改变世界。艺术中的先锋派和新的审美感受力,或者说对新的“情感结构”的审美感知,正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品位、审美习性和对世界的审美感知方式,从而以“陶冶情操”的方式改变着世界。 本书包含了,第一辑审美幻象的研究阐释;第二辑地方性经验的人类学研究;第三辑寻找母亲的仪式;第四辑斜塔上的嘹望;第五辑寻找乌托邦:思想者之间的对话等五辑内容。
展开
目录
前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性
第一辑 审美幻象的研究阐释
审美需要的历史内涵及其转化
审美幻象问题与心理学解释
审美变形:现实关系的审美转换
图像的二重性及其魔力
影像与基源性幻象
两种古典审美变形机制的比较研究
余韵:一种优美化的崇高
也论“东方情调”的审美意义
审美幻觉:中西美学的理论与实践
文学与鸦片 一审美幻觉批判
第二辑 地方性经验的人类学研究
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
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
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列维一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
本雅明艺术人类学思想评析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
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王杰博士访谈录
略论民族艺术在当代文明冲突下的作用
第三辑 寻找母亲的仪式
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论“中国梦”的美学维度及文学批评家的任务
美学与跨学科研究:论新人文学科与当代美学研究——为纪念林焕平教授100周年而作
中国悲剧观念:理论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乡愁乌托邦: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
革命与乡愁——文化记忆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
寻找母亲的仪式——从《围龙》看当代中国小说的美学风格
略论当代中国文学的美学风格——兼论《白鹿原》的美学风格
第四辑 斜塔上的嘹望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范式转换及其基本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方式与当代文学实践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
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阐释模式
文学自律性:斜塔上的瞭望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
马克思主义美学可以再度成为公共话语吗?
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当代文艺政策的美学基础
第五辑 寻找乌托邦:思想者之间的对话
“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访谈
“我的平台是整个世界”——特里·伊格尔顿访谈
美学·社会·政治——托尼·本尼特访谈
当代马克思主义问题一一与迈克·桑德斯博士对话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人道主义、美学——凯文·B·安德森教授访谈录
当代美学中的艺术与政治一一艾尔雅维奇教授访谈录
材料、技术与现代艺术——约翰·鲍德温访谈录
文化产业:艺术、技术和市场的契合——司各特·拉什访谈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