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斯文在兹(现代思想与文学卷)(精)/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纪念论文集
0.00     定价 ¥ 1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19888
  • 作      者:
    编者:北京大学中文系|责编:吴冰妮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建系110周年的纪念论文集之一,收录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等五个教研室相关学者的49篇学术论文。所收文章均为各位学者的代表作,能够体现其学术水平,也反映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整合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力量所组建的“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成果。
展开
目录
序言 吴晓东
对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一些思考 乐黛云
前进的和建设的——中国新诗一百年(1916-2016) 谢冕
曹禺剧作漫评 孙庆升
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 严家炎
《中华民俗大典》的构想与设计 段宝林
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兼释20世纪30年代的“晚唐诗热” 孙玉石
王国维创造“新学语”的历史经验 刘烜
“人化的自然”的美学意义 李思孝
“流亡者文学”的心理指归———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一个侧面 钱理群
纪念他们的步履———致敬北大中文系五位先生 洪子诚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文艺的贡献 黄书雄
也谈北平作协执委与会刊 封世辉
“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 严绍璗
论毛泽东的美学思想——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陈德礼
TheBeginningsof16th-CenturyVenicePublications Related to China:Ramusio‘s Navigationi et viaggi’ Nicholas Koss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试论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孟华
中国文艺理论70年的嬗变与发展——以教材的编写为考察重点 董学文
老舍、吴组缃与“抗战人名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的唱和 方锡德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温儒敏
胡适与刘半农往来书信的梳理和解读 商金林
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陈平原
“细瘦的洋烛”及其他———也读鲁迅 曹文轩
诗人寒山的世界之旅 陈跃红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 王岳川
“土”与“狠”的美学——论贾平凹叙述历史的方法 陈晓明
坐标与文化地形 戴锦华
理想的困境———析台湾话文论争兼及大陆国语运动 计璧瑞
汉奸如何裁判——从周作人初任伪职的时间说起 高远东
本土的全球性:新世纪文学的想象空间 张颐武
画与诗的界限,两个希腊的界限——莱辛《拉奥孔》解题 张辉
鸳蝴派与现代性的同步 孔庆东
中国现代主义起源的“名”“言”之辩:重读《阿Q正传》 张旭东
《长河》中的传媒符码——沈从文的国家想象和现代想象 吴晓东
《太姥宝卷》的文本构成及其仪式指涉——兼谈吴地神灵宝卷的历史渊源 陈泳超
严复“信达雅”爰及“所谓文字上的一种洁癖” 王风
以媒介变革为契机的“爱欲生产力”的解放———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动因的再认识 邵燕君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的三重结构 王丽丽
丁玲的逻辑 贺桂梅
“有情”的位置:再读沈从文的“土改书信” 姜涛
“文学”概念的古今榫合 周兴陆
关于鲁迅与托派关系的一桩公案 蒋洪生
论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旨趣及其文化影响 金永兵
不以诗怨:惠特曼的《草叶集》 秦立彦
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伽达默尔、德里达、施特劳斯三家异同略说 张沛
艺术话语的思想脉络与中国艺术话语问题的提出 时胜勋
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一解 李国华
文学革命与《域外小说集》的经典化 张丽华
何谓“东北”?何种“文艺”?何以“复兴”?———双雪涛、班宇、郑执与当前审美趣味的复杂结构 丛治辰
La reception de Montaigne en Chine 高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