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灾害法学基本问题研究(三个基本范畴研究报告)(精)/光明社科文库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455873
  • 作      者:
    作者:王建平|责编:郭思齐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2015年“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灾害法学基本问题研究》(skqy201506)最终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防大灾救大险法治能力提升研究》(18VFH020)初步成果。结构上分为三部分,即上编灾害范畴的整合,中编人的致灾性概念和下编“灾害法学”的发现。解决三个基本范畴,即灾害范畴、人的致灾性和灾害法学的基本定义及产生路径问题。本书对灾害字源、本义与转义,法律定义特征,事故链、灾害链与应对链,灾害的分类标准,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城市灾害与环境灾害、生态灾害等进行区分,对承灾体、人的致灾性(含人的微致灾性)、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地方防灾立法效用进行考证,提出建立灾害终结报告制度。同时对灾害法学的路径发现、通道后期道德冲突下的灾害法学路径依赖,以及作为交叉学科及其功能进行系统研讨。
展开
目录
上编 灾害范畴的整合研究
第一章 灾害的定义及其属性
第一节 灾害、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
一、灾害的字源、本义与转义
二、灾害的定义
三、灾害与自然灾害
四、事故灾难的灾害属性
第二节 灾害的属性与“三链”现象
一、灾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关系
二、灾害的法律特征
三、事故链、灾害链与应对链
第三节 灾害的类型与分类标准
一、自然灾害的法律定义方法
二、灾害的分类标准
三、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
第二章 灾害的类型化及法律属性
第一节 城市灾害与环境灾害
一、城市灾害的定义及法律特征
二、环境灾害的界定
三、2016年我国城市灾害与环境灾害
第二节 生态灾害
一、生态灾害的概念
二、生态灾害的类型
三、生态灾害的法律特性分析
第三节 灾害与事故的法律属性构成
一、灾害法律属性的责任弱化现象
二、地方防灾立法的效用考证:以武汉为例
三、事故灾害的法律责任强化现象
四、党政同责与“一岗双责”引入灾害法学
五、灾害终结报告制度的缘起
第三章 承灾体:灾害概念的反向塑造
第一节 承灾体界定及特征
一、承灾体的定义:灾害社会性的表现
二、承灾体、受灾体和受害对象:承灾体的法律特征
三、承灾体的发现、固定、选择和路径依赖
第二节 第一承灾体:人命与健康
一、自然灾害中的人:逃生本能与自甘冒险
二、人命第一承灾体:以死亡或伤残来表现
三、人命第二承灾体:健康与身体灾害中受伤
四、人命第三承灾体:心理应激障碍与灾害致残问题
第三节 第二承灾体:财物和各种建筑物
一、财物和各种建筑物成为第二承灾体
二、财物和各种有体建筑物的无躲避性
三、财物和各种有体建筑物维护的有限性
四、日本大暴雨致灾的第二承灾体
第四节 第三承灾体:社会秩序7l
一、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性:灾害改变社会关系结构
二、灾害第三承灾体: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社会物质环境的损坏
三、社会人文环境的损伤:PTSD的产生
四、第三承灾体变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
中编 人的致灾性概念研究
第四章 人类需求与欲望超界及致灾性控制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物质索取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能量交换关系证成
三、人的欲望无限与自然的供给有限
第二节 人类需求与欲望的超限性
一、人的需求超出自然的供给量
二、生命、生活与生物“向大自然索取超界”
三、填湖造地与人的致灾性案例:武汉长岛—汤逊湖别墅水灾教训
第三节 应急管理部与人的致灾性部门控制
一、应急管理部本质上是灾害管理部
二、《应急部三定规定》与“三大职能目标”
三、应急管理部的“三加一职能”与人的致灾性控制
第五章 人的致灾性概念提出及界定
第一节 人的致灾性定义与界定
一、人的致灾性定义
二、人的致灾性的法律特征
三、人的致灾性表现:生态资源利用人的致灾性行为形态
四、人的致灾性理论证成
第二节 人的微致灾性及其聚合
一、人的微致灾性概念
二、“北京咳”没有侮辱北京城市形象
三、北京PM2.5成灾原理与雾霾灾害
四、人的微致灾性聚合现象及其人为控制
第三节 人的致灾性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一、人的欲望无度转换与土壤污染的致灾性
二、人的生态破坏牟取非法利益行为与生态灾害治理
三、城市发展与人的宏观致灾性汇聚实例:武汉的洪水斗争
第六章 致灾因子与孕灾环境
第一节 致灾因子
一、致灾因子的定义
二、致灾因子的法学表述
三、诱发因子与素质因子15l
四、致灾因子组合:倍增效应
第二节 致灾因子聚集、合成与放大效应
一、致灾因子的聚集现象:大气污染致灾因子的持续性增加
二、致灾因子的合成:“北京咳”与“北京霾”
三、《北京大气条例》与《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致灾因子的控制效应
第三节 孕灾环境
一、孕灾环境的界定:从孕灾环境到成灾环境
二、城市灾害中的孕灾环境法律特征
三、孕灾环境的时空分布:以法律控制人的致灾性
四、依法控帝j大气污染孕灾环境的效用性分析
下编 “灾害法学”的发现研究
第七章 灾害法学的路径发现
第一节 长江大水灾与天然林禁伐
一、长江流域大洪水的法律反思:法律效力限制问题
二、地震中人的可作为:灾害法学路径的显现
三、自然灾害中人的身份变化:从承灾体到减灾体
第二节 “灾害三期”与“灾害四期”
一、灾前期防灾
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