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国创新(精)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294100
  • 作      者:
    作者:陈劲//吴欣桐|责编:胡志敏//徐凌//李玲//黄佳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时代的发展,中国逐步转变发展模式,在创新发展方面不懈探索,并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的科技创新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等战略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主要源于企业对创新的持续追求、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数字化战略、教育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等五大关键要素。本书基于作者多年从事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历,在回顾中国创新发展重要成就的基础上着力揭示了中国创新为什么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频繁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中国在不断探索科技前沿乃至无人区时,更需要前瞻性地思考未来科技创新之路,并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与发展道路。本书提出了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实施整合式创新以及开展更多的负责任和有意义的创新等论述,将进一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赋能中国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决定我国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书对于这一重要主题的全面梳理十分有意义,将为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者、创新型企业管理者和科技创新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全球竞争下的中国创新:不断增长的创新实力
第一章 世界科学中心更迭与时代发展
1.1 世界科学中心的变化与更选
1.2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科技创新
第二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突出成就
2.1 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维度
2.2 中国科技活动的资源投入
2.3 中国科技活动的创新成果
第三章 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3.2 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3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第四章 创新驱动中国乡村振兴
4.1 乡村振兴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2 创新驱动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
4.3 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国乡村振兴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中国绿色发展
5.1 中国绿色发展目标
5.2 创新驱动中国绿色发展的探索
5.3 中国绿色发展推动环境治理
第二篇 中国创新何以崛起:建设创新强国的探索
第六章 企业对创新的持续追求
6.1 中国企业向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转变
6.2 国有企业践行国家重大创新发展战略
6.3 民营企业探索适应性创新发展模式
6.4 多主体形成融通创新
第七章 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7.1 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7.2 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
7.3 新型举国体制的支撑作用
第八章 数字化战略的卓越成效
8.1 数字化改变企业创新逻辑
8.2 数字技术改变企业创新模式
8.3 数字技术驱动新型创新范式
第九章 教育发展的智慧源泉
9.1 中国高等教育提供科技人力资源
9.2 中国高职教育提升中国劳动力发展
第十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渊源
10.1 时代发展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10.2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创新因素
10.3 传统理念与信仰中的创新因素
10.4 传统组织与制度中的创新因素
10.5 传统器物与科技中的创新因素
第三篇 未来之路:中国特色创新范式的建构
第十一章 创新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
创新
11.1 企业的核心作用
11.2 企业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格局
11.3 沿全球价值链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
第十二章 创新发展新重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12.1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概念
12.2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现状和问题
12.3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对策
第十三章 创新发展新动力:全体人民的创新智慧
13.1 大力激发全民创新
13.2 善用揭榜挂帅机制
第十四章 创新发展新范式:战略引领的整合式创新
14.1 整合式创新的提出
14.2 整合式创新的内涵解析
14.3 整合式创新的三角管理思维
第十五章 创新发展新方向:负责任和有意义的创新
15.1 创新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15.2 从经济价值到社会价值的目标追求
15.3 从自主创新到有意义的创新的范式演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