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兰州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精)
0.00     定价 ¥ 10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34717
  • 作      者:
    编者:吴晓军|责编:邵永忠//邓创业|总主编:田澍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考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兰州地区的历史。本书分“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拨乱反正与历史转折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几个阶段,考察了兰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族团结、生态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作者认为,兰州市以恢宏的气势、巨大的成就、默默的奉献、深远的影响而铭刻青史。兰州对维护西北地区的民族团结、国防安全、人民福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时期(1949年8月-1953年)
第一节 兰州城市新生和人民解放
一、千年古城迎来新生
二、兰州地区军事机关的建立
三、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二节 巩固新生政权
一、兰州城郊和皋兰县的土地改革
二、镇压反革命和取缔反动会道门
三、“三反”“五反”运动
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第三节 恢复国民经济
一、兰州解放后的经济状况
二、建立公有制经济
三、稳定金融物价
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新中国兰州最早的城市总体规划
六、兰州国民经济建设的起步
第四节 树立社会新风尚
一、破除封建陋习
二、民族团结和宗教革新
三、宣传贯彻新《婚姻法》
四、推动教育文化科学卫生事业变革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953-1956年)
第一节 三大改造的顺利实现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实行粮食供给统购统销
第二节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确定
一、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
三、规划的审查批准
第三节 “一五”计划与兰州工业城市建设
一、“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
二、各类重点工程项目在兰州的布局和建设
三、上海迁兰企业
四、兰州建成新兴工业城市
第四节 新中国兰州城乡事业的初步发展
一、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文化艺术开始繁荣
三、科技卫生事业得到重视
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确立西北交通枢纽地位
二、建成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基地
三、南北两山的初步绿化与植树造林
四、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兰州建设的关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探索前进
一、市委、人大重要会议和工作部署
二、“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四、“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三节 全面调整与战胜经济困难
一、三年困难时期的城乡居民生活
二、西北局兰州会议
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面调整
四、三线建设的起源
第四节 社会文化事业建设
一、抗灾减灾
二、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三、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四、科学技术形成特色
五、医疗卫生和尝试计划生育
六、民族团结和宗教革新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源起
一、“文革”初期的兰州
二、“红卫兵”运动与大串联
第二节 “动乱”加剧和革命委员会成立
一、全面夺权与党政机关的瘫痪
二、省、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三、极左思潮在兰州地区的发展
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
第三节 “文革”中的工农业生产和三线建设
一、“农业学大寨”和农田基本建设
二、在兰企业的“工业学大庆”
三、“三线”建设的成就
第四节 “文革”中的文化社会事业
一、国民教育严重受挫
二、文化事业遭受浩劫
三、文溯阁《四库全书》迁兰
四、科学技术艰难发展
五、医疗卫生和计生工作
六、城市道路桥梁建设
七、备战和民兵组织建设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纠“左”批右之争
二、兰州铁路局整顿和“反击右倾翻案风”
三、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
第五章 拨乱反正与历史转折时期(1976-1978年)
第一节 拨乱反正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一、肃清“四人帮”的影响
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三、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一、工农业生产的初步恢复与发展
二、生态环境初步治理
第三节 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的拨乱反正
一、教育工作的恢复
二、文化艺术事业获得新生
三、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1979-1992年)
第一节 确立改革开放路线
一、实现兰州市工作重点转移
二、继续落实政策
三、机构调整和城市管理
四、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兰州建设的关怀
第二节 探索和改革城乡经营体制
一、划分“作业组”和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二、扶持养殖专业户
三、农村政社分设改革全面启动
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五、兰州城市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
第三节 改革开放形势下的经济社会
一、“两西”建设和早期扶贫开发
二、引大入秦工程的缓建与再建
三、南北两山绿化和种树种草
四、环境污染的初步治理
五、社会治理和人民生活
第四节 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
一、社会科学研究形成特色
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教育改革扬帆起步
四、医疗卫生造福民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