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诠释与考证(中国现代史学大家的文学研究)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3966484
  • 作      者:
    作者:郭士礼//严丹|责编:廖小芳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梁启超自述三十岁以前常做文学的东西,王国维早年也是在文学的“可爱”与哲学的“可信”之间徘徊,胡适则更以考证《红楼梦》《水浒传》等扬名。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中,史学似乎与文学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地纠缠在一起。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现代史家运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的外缘因素有哪些?在现代史家眼中传统文学作品何以能够作为史料?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有何异同?原因何在?上述问题便是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认知及运用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史学
第二节 现代史家的文学史料观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史学研究中的运用
第四节 现代史家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价值及意义
第二章 顾颉刚古史研究“故事”范式的史料学价值
第一节 顾颉刚古史研究的“人缘”与“学缘”
第二节 疑古辨伪视野下的《诗经》研究
第三节 孟姜女故事研究与“故事”眼光的形成
第四节 “故事”研究范式与民众史观的史料学价值
第三章 陈寅恪、傅斯年的文史之学
第一节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观
第二节 陈寅恪文学研究范式探析
第三节 从史实考证到“心史”诠释
第四节 傅斯年的史料观及其古典文学研究
第四章 道与艺:钱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认
第一节 传统文化视野下钱穆的古典文学研究
第二节 钱穆论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第三节 钱穆文化观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余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