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公司政治治理概念的界定
1.2.2 盈余质量的概念界定
1.3 主要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公司政治治理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外政党对企业影响相关文献综述
2.1.2 中国政党对企业影响相关文献综述
2.2 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文献综述
2.2.1 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
2.2.2 公司外部治理与盈余质量
2.3 文献述评与启示
2.3.1 文献述评
2.3.2 研究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
3.1 我国国有企业政治治理的制度背景
3.1.1 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历程
3.1.2 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主要职能
3.1.3 党组织参与决策的途径与程序
3.2 理论基础
3.2.1 公司治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资源依赖理论
3.3 本章小结
4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概念模型
4.2 研究假设
4.2.1 公司政治治理与盈余质量
4.2.2 公司政治治理与公司治理内部因素
4.2.3 公司治理内部因素的中介效应
4.2.4 公司治理外部因素的调节作用
4.3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1.1 样本选择
5.1.2 数据来源
5.2 变量设定
5.2.1 盈余质量
5.2.2 公司政治治理的衡量
5.2.3 公司治理相关变量的选取
5.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5.3 检验模型
5.3.1 中介效应的检验
5.3.2 本研究的检验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实证检验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1.1 描述性统计
6.1.2 变量的两两相关关系分析
6.2 回归结果分析
6.2.1 公司内部治理对政治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的中介作用
6.2.2 不同外部治理环境下政治治理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6.3.1 选取政治治理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
6.3.2 选取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的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结果讨论
7.1 公司政治治理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7.2 公司政治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7.3 公司治理水平的中介作用
7.4 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