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全域旅游发展的中国模式,分成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全域旅游内涵特征和理念模式。主要包括五节内容,分别是阐述全域旅游是落实国家新发展理念和践行国家战略的产业实践模式、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后工业化社会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消费者行为习惯变化的现代旅游行为模式、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治理改革创新模式。第二章主要分析的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省域模式。首先分析全域旅游省域模式特点,然后按照各省省情概况、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特征的思路进行分析。全域旅游发展的省域模式特点可归纳为“统一品牌的引领、发展布局的拓展、交通网络的支撑、全域生态环境与乡村发展的铺面、以创建县域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支点、相关体系建设和改革”。本章主要选取海南省、浙江省、贵州省、山东省、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青海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的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市域模式。首先分析全域旅游市域模式特点,然后按照各市市情概况、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特征的思路进行分析。市级政府应在以下六个方面发挥具体实施作用:一是以核心景区为吸引物,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以城市为依托,构建景城乡一体的全域格局;三是以乡村为拓展,打造田园城市和花园城市;四是以交通网格为支撑,实现城郊一体化发展;五是全域化管理,实现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六是共建共享,文明创建全域旅游发展环境。本章内容以桂林、黄山、杭州、张家界、三亚、池州、北海、烟台、江门等为代表分析各自市域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第四章主要分析的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县域模式。本章内容首先分析全域旅游发展的县域模式的特点,主要是从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类型角度来分析,将其分成综合发展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核心景区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特色村镇美丽乡村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城市依托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交通依托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特色产业依托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六种模式,每种模式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简要分析。然后选取全国范围内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全域旅游发展县域模式进行探讨,分别是敦煌模式、琼海模式、盘州模式、右玉模式、开平模式、江宁模式、常熟模式、盐田模式等。第五章主要分析的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建设与治理模式。本章从全域旅游的现代治理体系、创建机制与推进体系、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支撑、社会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