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臣民到新民--中国近代人格观研究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0767024
  • 作      者:
    作者:李文军|责编:刘森文
  • 出 版 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儒家传统人格观的产生、发展为背景,从哲学角度出发,通过对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派别的人格观研究,厘清这些人格观与各种中西哲学思想的联系和各种人格观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每种人格观背后所蕴含的哲学理念。这些人格观对我们思考和研究当今中国人的人格观,重塑国民人格,实现人的现代化,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人格观研究的分期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小结 人是“狼”还是“羊”——契约人格与伦理人格的起源
第一章 自我的迷失与探寻——中国近代人格观哲学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人格思想
第二节 进化论对近代人格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近代个人主体人格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近代马克思主义人格思想的崛起
小结 华夏庶民与欧洲“幽灵”——孔夫子与马克思的“庶民人格”思想
第二章 自我的复苏与彷徨——洋务运动前后经世致用的人格观
第一节 洋务派的事功人格观
第二节 龚自珍、魏源的豪杰人格观
第三节 曾国藩的圣智人格观
小结 冲击与刺激——近代中国传统伦理自我的危机
第三章 新民自我的觉醒——戊戌维新变法前后的“新民”人格观
第一节 戊戌变法与人格观转变
第二节 康有为的“博爱”人格观
第三节 严复的“三民”人格观
第四节 谭嗣同的平等人格观
第五节 梁启超的“新民”人格观
小结 “这群羊”怎么办——戊戌变法精英伦理自我的迷失
第四章 “无我”的革命精神——辛亥革命前的民主主义人格观
第一节 革命志士“无我”人格观
第二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格观
第三节 章太炎的革命独立人格观
小结 勇于赴死的马前卒——辛亥革命志士佛墨无我人格的回光
第五章 从“小我”走向“大我”——五四运动时期个体自我人格观的形成
第一节 五四运动时期的个体人格观
第二节 胡适的个人主义人格观
第三节 陈独秀的新青年人格观
小结 超越铁公鸡与野兽——跨跃契约自我的人类幸福人格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