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历史背景与简介
1.2 反射的成因
1.2.1 稳态流场中的反射成因
1.2.2 准稳态和非稳态流动中反射的成因
1.3 描述规则反射和马赫反射的分析方法
1.3.1 无黏流的两激波理论
1.3.2 无黏流的三激波理论
1.4 激波极曲线
1.4.1 激波极曲线的概念
1.4.2 规则反射结构反射点附近流场的激波极曲线表达
1.4.3 马赫反射结构三波点附近流场的激波极曲线表达
1.5 RR与IR转换准则
1.5.1 脱体准则
1.5.2 力学平衡准则
1.5.3 声速准则
1.5.4 长度尺度准则
1.5.5 总结、评述与讨论
第2章 稳态流动中的激波反射
2.1 稳态反射现象的分类
2.1.1 弯曲入射激波在平直反射面上的反射
2.1.2 直入射激波在弯曲反射面上的反射
2.1.3 弯曲入射激波在弯曲反射面上的反射
2.1.4 直入射激波在平直反射面上的反射
2.2 完全气体无黏双激波理论和三激波理论的修正
2.2.1 非直间断结构
2.2.2 黏性效应
2.2.3 热传导效应
2.2.4 真实气体效应
2.3 马赫反射形状与马赫杆高度的预测
2.3.1 假设与模型
2.3.2 控制方程
2.3.3 用两端边界条件表达的曲线的一般表达式
2.3.4 由滑移线反射的膨胀波强度的评估
2.3.5 波形的几何关系
2.3.6 结果讨论
2.4 RR→←MR转换中的迟滞过程
2.4.1 概述
2.4.2 对称激波反射中的迟滞过程
2.4.3 非对称激波反射中的迟滞过程
2.4.4 轴对称激波(锥形激波)反射中的迟滞过程
第3章 准稳态流动中的激波反射
3.1 “旧”知识
3.1.1 反射结构
3.1.2 转换准则
3.1.3 第二三波点轨迹与对“旧”认知的评论
3.2 “新”知识
3.2.1 引言
3.2.2 激波衍射过程
3.2.3 转换准则
3.2.4 单马赫反射
3.2.5 过渡马赫反射或双马赫反射结构的形成
3.2.6 过渡马赫反射
3.2.7 双马赫反射
3.2.8 SMR→←PTMR/TMR/DMR和TMR→←DMR转换准则与条件域
3.2.9 三马赫反射
3.2.10 “新”知识的总结
3.2.11 条件域与转换边界
3.2.12 弱激波反射的条件域
3.3 总结与评论
3.4 完全气体无黏两激波理论和三激波理论的修正
3.4.1 非稳态效应
3.4.2 非直间断结构
3.4.3 真实气体效应
3.4.4 黏性效应
3.4.5 特殊反射面
3.4.6 热传导效应
3.4.7 非无限薄接触间断
3.4.8 非自相似效应
3.5 其他问题
3.5.1 流动偏转的两个条件域
3.5.2 激波衍射条件域
3.5.3 稳态和准稳态反射条件域的对比
第4章 非稳态流中的激波反射
4.1 等速激波在非直反射面上的反射
4.1.1 凹柱面上的激波反射
4.1.2 凸柱面上的激波反射
4.1.3 双楔上的激波反射
4.2 非等速激波在直反射面上的反射
4.3 球面激波在直表面和非直表面上的反射
第5章 原始资料目录
5.1 科学期刊
5.2 部门报告
附录A 第一与第二三波点的轨迹角
附录B 3.3节涉及的第1版图2.41—图2.4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