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摆脱贫困的奋斗历程
1.1 红色沃土:湘西州概况
1.2 长期贫困:湘西州贫困特征及成因
1.3 摆脱贫困:湘西反贫困的奋斗历程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1949—1978)
1.3.2 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1978—2000)
1.3.3 21世纪以来的反贫困(2000—2020)
第2章 精准扶贫的湘西方案
2.1 战略思路:脱贫攻坚统揽湘西州发展全局
2.1.1 始终不忘殷切嘱托.提高政治站位
2.1.2 始终强化党委领导。压实四级责任
2.1.3 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实施“十项工程”
2.1.4 始终突出精准发力,注重“五个结合”
2.1.5 始终注重脱贫质量,做到“四防两严”
2.2 机制创新:确保精准推进脱贫攻坚战略
2.2.1 “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强化组织保障
2.2.2 “五个坚持”,做到精准施策
2.2.3 “五个结合”,确保脱贫实效
2.2.4 “五力齐驱”,增强造血功能
2.2.5 “四防两严”,严实扶贫作风
2.3 策略路径:聚焦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2.3.1 推进“三清零”,补齐短板弱项
2.3.2 做实“三业”增收,促进稳定脱贫
2.3.3 突出“六个带动”,加快产业发展
2.3.4 抓实“十项工程”,做到精准帮扶
2.3.5 坚持“六个精准”,保障脱贫质量
2.3.6 做细“六动六有”,贡献金融力量
2.4 政策保障: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
2.4.1 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
2.4.2 纪律约束:优化工作作风
2.4.3 激励创新:激发工作激情
2.4.4 模式创新:提升工作成效
2.4.5 动态监测:防范扶贫风险
2.5 持续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5.1 保持政策持续,稳固政策支撑
2.5.2 构建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
2.5.3 衔接乡村振兴,推进同步小康
第3章 决战贫困的生动实践
3.1 “十项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1 发展生产脱贫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2 乡村旅游脱贫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3 转移就业脱贫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4 易地搬迁脱贫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5 教育发展脱贫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6 医疗救助帮扶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7 生态补偿脱贫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8 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9 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1.10 公共服务保障工程的实施及成效
3.2 “五个结合”的实施及成效
3.2.1 “五个结合”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在逻辑
3.2.2 “五个结合”的具体实践
3.2.3 “五个结合”实施的显著成效
3.2.4 典型案例
3.3 “党建引领、互助五兴”的实施及成效
3.3.1 “互助五兴”的探索及推广过程
3.3.2 “党建引领、互助五兴”的具体实践
3.3.3 “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实施的显著成效
3.3.4 典型案例
3.4 “四防两严”的实施及成效
3.4.1 “四防两严”的提出及其内涵
3.4.2 “四防两严”的具体实践
3.4.3 “四防两严”实施的显著成效
3.4.4 典型案例
3.5 “六动六有”金融扶贫实施及成效
3.5.1 “六动六有”金融扶贫的背景及内涵
3.5.2 “六动六有”金融扶贫的具体实践
3.5.3 “六动六有”金融扶贫实施的显著成效
3.5.4 典型案例
第4章 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4.1 扶贫协作守望相助情谊的缔结
4.1.1 扶贫协作的理论渊源
4.1.2 扶贫协作的历史演进
4.1.3 扶贫协作的格局形成
4.2 扶贫协作守望相助的具体实践
4.2.1 中央部委与央企帮扶的实践
4.2.2 山东济南市东西协作扶贫的实践
4.2.3 省辖7市对口帮扶实践
4.3 扶贫协作守望相助的显著成效
4.3.1 帮扶脱贫见真效
4.3.2 人才交流共发展
4.3.3 产业合作结硕果
4.3.4 劳务协作增就业
4.3.5 携手同步奔小康
4.4 典型案例
第5章 减贫治理的有益启示
5.1 湘西州减贫治理的成效
5.1.1 取得了显著的直接减贫效果
5.1.2 产生了巨大的间接减贫效应
5.1.3 形成了重大的溢出减贫效应
5.2 湘西州减贫治理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5.2.1 党建引领是根本,“互助五兴”强治理
5.2.2 把握精准是关键,“五个结合”保质量
5.2.3 增加投入是保障,整合资源强支撑
5.2.4 各方协同是前提,众志成城聚活力
5.2.5 群众参与是基础,智志双扶提内力
5.2.6 产业发展是重点,“十项工程”兴民生
5.3 特殊价值及世界意义
5.3.1 彰显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
5.3.2 坚定了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减贫的信心
5.3.3 激励着国际贫困治理理论的创新
5.3.4 为解决贫困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湘西方案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