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列斐伏尔与“日常生活批判转折”
第二章 激进的波希米亚:作为艺术先锋的字母主义
第三章 德波与诗意革命的字母主义国际
第四章 革命的约恩:眼镜蛇与想象包豪斯
第五章 《冬宴》: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德波
第六章 情境主义国际不是什么:先锋艺术实践的历史逻辑
第七章 思考布莱希特:被动的景观与革命的情境建构
第八章 建构革命情境:反对景观拜物教的思想旗帜
第九章 情境主义国际的风风雨雨
第十章 情境建构的诗性瞬间与列斐伏尔的革命浪漫主义
第十一章 被资本殖民的资产阶级日常生活
第十二章 整体都市主义:重构被金钱化的微观心理氛围
第十三章 心理地理学、革命的游戏与漂移
第十四章 异轨:革命的话语“剽窃”
第十五章 景观:表象背后隐性认同的霸权关系
结语 红色的终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字母主义国际宣言》
二、《眼镜蛇运动宣言》
三、《想象包豪斯的形成》
四、《关于文化革命的提纲》
五、《阿姆斯特丹宣言》
六、《情境主义国际宣言》
七、《关于定义革命规划同一体的纲要》
八、《一月宣言》
九、红色五月风暴标语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