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含4篇博士毕业论文的精简,几乎所有文章都从理论综述,到田野案例,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架构。第一篇文章《草根媒介:社会转型中的集体身份建构——对贵州西部方言苗语影像的多点民族志研究》基于在贵州、福建等地对苗语影像传播过程的多点民族志观察,描述了苗语影像的生产组织和传播过程;说明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借助苗语影像生产形成的跨空间族群网络;阐释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使用苗语影像重新想象和建构族群“传统”的具体过程。第二篇文章《向水而生的秩序——以皖北农村为例》基于对安徽寿县地区田野调查,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对1950年代以来农村水利现象进行了再现和阐释。立足于乡土社会,运用结构主义和共同体相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变化讨论水利兴修的社会意义,探讨了水利建设与地方实践的复杂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社会要素和权力结构的重组,与地方社会形成了一种“互嵌关系”。第三篇文章《生态和经济价值转化中的苗族文化资源》描述了花垣县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第四篇《“炮龙文化”的象征符号与权力格局》基于广西中南部宾地的一项民俗活动舞炮龙及其炮龙节的“国家化”历程,指出宾地力推舞炮龙作为其对外展示的文化标识,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空间语境下的一种地方意识的群体共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