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扶贫脱贫史(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726009
  • 作      者:
    作者:李忠杰|责编:何伟华//温帮权//杨润杰//陈钟华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扶贫脱贫事业作出历史性总结,宣布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本书系统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贫困问题,全面梳理和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开展贫困治理、全力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重点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历史壮举,全景式记录了不同时期中国扶贫脱贫的重大决策、方针政策、具体措施、实际效果、进展状况和典型案例。既有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又有地方工作和部门努力;既有基层挥洒汗水,又有东西对口帮扶;既有历史过程描述,又有理论分析升华,是国内第一部完整反映新中国扶贫脱贫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的标志性作品。 全书视野开阔、场面宏大、材料翔实、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以贫困治理为重要抓手,切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贡献,充分展示了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将中国告别绝对贫困的历史丰碑完整地载入史册,向世界提供了一份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贫困的原因、定义和标准
一、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矛盾
二、造成贫困的十大基本原因
三、中国的贫困治理和扶贫脱贫事业
四、贫困的定义和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五、国家贫困、地区贫困、类型贫困和个体贫困
六、国际贫困线标准
七、世界不同国家的贫困标准
八、中国的扶贫标准
九、中国的扶贫对象和基本单元
十、贫困县、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贫困问题
一、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变迁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
三、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问题
四、中国古代的治贫理念和扶贫方式
五、中国古代的灾荒及其危害
六、中国古代的治荒救灾之策
七、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和贫困问题
八、民国时期的社会特点和贫困问题
九、民国时期的连绵灾荒
十、民国时期的救灾状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反贫困斗争
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二、开始为改善工农群众生存状态而斗争
三、大革命中的工农群众运动
四、持续10年的土地革命
五、抗日战争中的民生建设
六、解放战争中的土地改革和民生建设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贫困治理
一、1949年至1978年中国的社会变迁
二、5个五年计划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
三、为改善民生奠定基础的重大举措
四、新中国初期解决粮食危机的努力
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粮食生产和供应
六、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粮食生产和供应
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
八、不同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
九、扶贫济困的特定措施和政策
十、1976年至1978年经济领域的调整和前进
十一、1949年至1978年贫困治理的特点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为根本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二、农村改革释放了广大农民的创造性
三、市场经济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
第六章 改革开放推动走上中国式扶贫开发之路
第七章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第八章 两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制定和实施
第九章 十八大后打响脱贫攻坚战
第十章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第十一章 构建全方位扶贫脱贫大格局
笫十二章 打贏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
第十三章 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
第十四章 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第十五章 中国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
第十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脱贫的特点和经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