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改编的民族性问题研究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89211
  • 作      者:
    作者:韩元|责编:陈肖静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宽泛的“民族性”概念的角度出发并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框架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改编的民族性问题,包括概论、结语及五个部分的正文。概论部分对“民族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并对当代文学民族性问题及影视改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正文第一部分聚集“抗战”主题的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以反映特殊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主义”话语在文艺作品中的呈现。第二部分立足民族历史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探讨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第三部分主要探讨跨族群写作及其影视改编作品中民族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异同。第四部分析西部文学及其改编影视中的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国家形象构建,从而探讨上述文艺作品尤其是改编影视剧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意义。第五部分探讨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对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改编的民族风格的作用机制。结语部分是全书内容的总结。立足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关系,梳理了当代文学及其影视改编文本的民族性构建历史,并探究在全球化和多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学和电影互相借鉴、互相提升,构建积极的民族形象并实现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的路径。
展开
目录
序论
第一编 民族主义:当代“抗战”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
第一章 红色经典“抗战”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
第一节 红色“抗战”题材小说创作与影视改编概况
第二节 从文学到影视:民族国家意识的一脉相承
第三节 从小说到影视:“乡绅”形象的衍变
第四节 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红色经典“抗战”小说及改编影视剧中的妇女与民族国家
第二章 莫言《红高粱家族》及其影视改编文本研究
第一节 时空叙述与文本主旨的变迁
第二节 人物形象与文本民族性变迁
第三节 伦理观念的变迁
第三章 小说《生存》与电影《鬼子来了》的比较
第一节 民族性格的弘扬与国民性批判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与乡村日常生活
第二编 历史叙述与民族认同:当代历史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
第四章 当代历史小说与改编影视剧的民族文化书写——以几部清史题材作品为例
第一节 凌力与二月河清史题材小说的文化内涵与创作风格
第二节 清史题材正剧与宫斗剧:政治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清史题材文艺作品的文化价值观问题评析
第五章 当代历史小说影视改编中的历史意识问题――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例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悲剧精神
第二节 改编影视剧中民族英雄的世俗化、喜剧化
第三节 改编影视剧中悲剧冲突的简化
第四节 改编影视剧的“大团圆”结局
第三编 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跨族群写作的影视改编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跨族群华语写作及其影视改编作品的民族性分析
第一节 文化“杂交”状态的书写与文化认同问题
第二节 跨族群写作的身份认同问题
第三节 跨族群写作文化症候的解决之道
第四节 文化边缘地带的批判与反思
第七章 汉族作家的蒙古族题材创作与其影视改编文本的比较――以《狼图腾》《东归英雄传》为例
第一节 《东归英雄传》及其影视文本中的民族意识与文化认同
第二节 《狼图腾》及其改编电影中的民族意识与文化认同
第四编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国家形象构建:西部文学的影视改编
第八章 西部文艺作品中的中华民族性格全息图谱
第一节 勤劳、节俭
第二节 韧、忍与抗争性
第三节 固土重迁与流动性
第四节 保守与创新
第五节 要面子与自私
第六节 家族本位
第七节 乐天知命
第九章 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的构建
第一节 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第二节 民族性格与国家形象
第五编 民族审美心理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视改编
第十章 民族审美心理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
第一节 “中和”精神与影视剧的“大团圆”结局
第二节 “天人合一”思想与电影中的“意境”与“仪式”
第三节 民族传奇叙事与“抗日神剧”
结语 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改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