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和数据说明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界定
1.4.3 数据来源说明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
2.1.1 国际分工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产业升级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进展
2.2.2 全球价值链攀升经验研究进展
2.2.3 文献述评
第3章 木材产业贸易发展现状:传统贸易视角
3.1 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3.1.1 世界林产品贸易市场概况
3.1.2 中国林产品贸易市场概况
3.2 木材产业进出口贸易概况
3.2.1 中国木材产业进出口贸易概况
3.2.2 世界与中国木材产业进出口贸易比较
3.3 中国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特征分析
3.4 中国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3.4.1 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结构变化
3.4.2 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木材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现状:增加值贸易视角
4.1 理论基础
4.2 基于生产分解模型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
4.3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算
4.3.1 国内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现状
4.3.2 国际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现状
4.4 木材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动因
4.4.1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驱动因素
4.4.2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的驱动因素
4.4.3 稳健性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木材产业贸易收益测度: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
5.1 理论基础
5.2 增加值贸易分解模型及其应用
5.3 木材产业增加值贸易总出口分解
5.3.1 增加值贸易分解:总产业层面
5.3.2 增加值贸易分解:细分行业层面
5.4 木材产业增加值贸易的出口国别分解
5.4.1 出口主要经济体增加值分解
5.4.2 双边木材产业增加值贸易分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木材产业贸易收益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6.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6.1.1 贸易成本对木材产业贸易增长的影响
6.1.2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木材产业贸易增长的影响
6.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6.3 实证分析
6.3.1 模型设定
6.3.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6.4 稳健性与内生性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木材产业分工地位攀升的驱动因素分析
7.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7.1.1 出口产品质量对木材产业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
7.1.2 技术创新对木材产业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
7.2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
7.2.1 基于生产分解模型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
7.2.2 国内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现状
7.2.3 国际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现状
7.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7.4 实证分析
7.4.1 模型设定
7.4.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7.5 稳健性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分析
8.1 理论分析
8.1.1 基本假设
8.1.2 分析思路
8.2 实证检验
8.2.1 模型设定
8.2.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8.3 木材产业实现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能性
8.3.1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演化分析
8.3.2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启示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及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