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综述: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
1.1 人才培养质量观
1.1.1 质量特征与质量观
1.1.2 学术教育与应用教育质量观
1.1.3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质量观
1.1.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质量观
1.2 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
1.2.1 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1.2.2 教育价值观与质量标准
1.2.3 质量标准编制原则
1.2.4 质量标准编制方法
1.3 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
1.3.1 质量评价之依据
1.3.2 产教融合促进质量保证
1.3.3 内部与外部质量保证
1.4 工程技术类专业质量标准
1.4.1 专业设置背景
1.4.2 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
1.4.3 办学基本条件
1.4.4 专业学习评价
1.5 人文社科类专业质量标准
1.5.1 专业教学标准
1.5.2 专业教学基本特征
1.5.3 课程学习质量评价
1.5.4 实践教学标准
第二章 办学背景与条件
2.1 专业办学环境
2.1.1 开放办学
2.1.2 产教融合
2.1.3 现代大学制度
2.2 宏观环境
2.2.1 专业所处社会环境
2.2.2 专业办学背景
2.3 师资队伍
2.3.1 教师职业特征
2.3.2 教师教学水平
2.3.3 师资数量与质量
2.4 教学资源与设施
2.4.1 基本教学设施
2.4.2 校内外资源共享
第三章 办学方向与定位
3.1 专业定位
3.1.1 办学目标定位
3.1.2 办学方向定位
3.1.3 差异化办学定位
3.2 专业办学理念
3.2.1 专业办学理念的内涵
3.2.2 价值观支撑办学理念
3.3 专业特色发展
3.3.1 培育专业特色
3.3.2 彰显学校定位
第四章 培养方案设计
4.1 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
4.1.1 对接就业岗位
4.1.2 适应招生与就业
4.2 课程设计
4.2.1 预期学习结果
4.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成
4.2.3 课程设计理念
4.2.4 课程教学质量
4.2.5 课程质量标准与评价
4.2.6 教学设计与实施
4.3 方案实施与评价方法设计
4.3.1 实施方法设计
4.3.2 评价方法设计
4.3.3 说课程——课程教学测评
第五章 培养方案的实施
5.1 招生工作
5.1.1 招生与专业适应性
5.1.2 招生与人才培养
5.1.3 就业与人才培养
5.2 教学方法与手段
5.2.1 教学方法改革牵引“课堂革命”
5.2.2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5.2.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5.2.4 教学模式
5.3 促进学生发展
5.3.1 学生全面发展
5.3.2 学生个性化培养
5.4 国际视野
5.4.1 国际教育理念
5.4.2 国际化人才培养
5.5 社会交往
5.5.1 校企合作办学
5.5.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第六章 人才培养效果
6.1 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
6.1.1 人才培养效果之内涵
6.1.2 教学评价原则与功能
6.1.3 质量评价的整体性
6.1.4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6.2 学习成果评价
6.2.1 培养方案与效果适应性
6.2.2 学习评价与培养目标适应性
6.2.3 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
6.3 毕业生质量与就业状况
6.3.1 毕业生质量
6.3.2 毕业生就业质量
第七章 质量监控与管理
7.1 质量监控
7.1.1 质量监控的基本内涵
7.1.2 质量监控中的主要问题
7.1.3 质量监控的主要途径
7.2 教学管理
7.2.1 教学运行管理
7.2.2 教学运行制度
7.2.3 培养方案管理规范
7.2.4 课程教学标准管理
7.3 教学评价
7.3.1 教学工作评价
7.3.2 第三方质量评价
7.3.3 质量评价信息反馈
附录l 厂州城市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工程技术类)
附录2 厂州城市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框架)(人文社科类)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