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持久战到双循环(适应和引领百年大变局的中国方略)(精)
0.00     定价 ¥ 13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7712145
  • 作      者:
    作者:赵昌文|责编:吴佳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面对百年大变局和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提出了新持久战的重要观点,对如何把握新工业革命的机遇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关心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读者,这是一部值得研读的著作。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后发优势、体制可改革性与政治-经济生态——关于持久战的一个分析框架
一、引子:经济增长的秘密
二、后发优势
三、体制可改革性
四、后发优势一体制可改革性框架
五、政治-经济生态
六、结论:反转、长期衰退还是持久战
第二章 论稳中求进
一、稳中求进的核心要义
二、稳中求进的哲学及社会经济基础
三、稳中求进的实践要求
第三章 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宜采用“留有余地”原则
一、当前关于增速预期目标的争论
二、“留有余地”原则与“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原则
三、历史经验表明增速目标确定需要“留有余地”
四、政策建议
第四章 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一、为什么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是支撑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重要因素
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只是一种潜在优势必须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才可以发挥出来
第五章 GDP总量近100万亿元和人均超过1万美元意味着什么
一、表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会如期实现
二、表明我国的全球经济地位和系统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三、表明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四、表明我国更加接近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第六章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战
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战是适应我国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前提
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战要抓主要矛盾
三、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战要有科学的方法论
第七章 深刻认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应对一切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根本出路
二、“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标志着一切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都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二部分 新工业革命
第八章 一定要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
一、深度参与甚至引领新工业革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新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产业范式变迁
三、我国已具备深度参与新工业革命的经济产业基础
四、中国推进新工业革命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
五、培育和创造适应新工业革命的制度环境
第九章 如何建立一个创新导向型的经济结构
一、从创新视角下认识经济结构
二、重塑创新导向型的报酬结构
三、增强企业的纵向流动性
第十章 平台经济:一种新经济形态
一、平台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重要的增长新动能
二、平台经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产业范式变迁
三、平台经济:必须在发展和规制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
第十一章 正确认识和应对新一轮信息革命的影响
一、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新一轮信息革命时代
二、正确认识和应对信息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三、正确认识和应对信息革命对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影响
第十二章 如何认识、理解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内外部形势变化的战略要求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迈入工业化新阶段的一场系统性变革
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守住三个底线和瞄准三个高线
第十三章 在全面贯彻新发展格局理论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二、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抓住两大关键、八个重点
三、主要政策取向
第十四章 如何理解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
一、转型反映了不同阶段产业政策的主要任务不同
二、转型代表了当前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三、转型抓住了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
第十五章 以高质量能源支撑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能源革命的目标、思路和建议
一、全球第四次能源转型的三个趋势和特征
二、新时代中国能源革命的内涵与目标
三、推动新时代能源革命的主要思路和政策重点

第三部分 国资国企改革
第十六章 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所有权”政策体系
一、主要共识
二、三点建议
第十七章 法国、芬兰国资体制和国企分类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法、芬国有经济和国资体制情况及特点
二、体会和启示
三、政策建议
第十八章 设计国企改革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防止出现在基本框架不清情况下的盲目抢跑和故意违章
二、抓住混合所有制的关键和防范两个风险
三、把竞争性领域作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实现资本化管理的突破口
四、进一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
第十九章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要抓主要矛盾
一、国企改革关键是共识
二、找准国有经济定位
三、寻找国有资本的最佳实现形式
四、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五、鼓励地方国企改革试验
六、建立国企激励和约束机制
七、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第二十章 对下一步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由国有资本承担
二、国企全部退出竟争性领域既没必要也不可能
三、必须建立新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

第四部分 金融改革与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