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原“义”
第一节 “义”字溯源与墨家论“义”
一、墨家“义”是公义
二、墨家“义”以“利他”为要义
三、墨家“义”有公平正义的含义
四、《墨子》给出了行“义”的两大理由
五、得其所应得为“义”,贪其所不应得者为“不义”
第二节 “侠义”与“正义”
一、墨家与“侠义”
二、墨家与“正义”
第三节 墨家救世牺牲精神与义利统一观的影响
一、孙诒让与梁启超大力弘扬墨子救世牺牲理念
二、墨子人格与谭嗣同的牺牲精神
三、墨子的义利统一观及其影响
第二章 义本于“兼爱”
第一节 “兼爱”与“仁”
一、“兼”之形义及墨子赋予它的新意义
二、墨家“视人若己”与儒家的恕道
三、王阳明:墨家兼爱实不知爱之“渐”与“发端处”
第二节 “兼相爱,交相利”辨析
一、出于功利的“兼爱”
二、从墨家的义利统一观到孟子、陆九渊的义利之辨
三、公利与私利的分别
第三节 墨子论“兼士”与做“兼士”
一、“兼士”墨子
二、“兼爱”则“非攻”
三、“非攻”学说与和平主义
第四节 “兼爱”在近现代的衍变
一、孙中山:“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一样”
二、墨子“兼爱”与基督教“博爱”之比较
第三章 义自“天”出,义由“天”护
第一节 从“天志”到“天意”
一、墨家“天志”的含义
二、天与鬼神的关系
三、苏轼的天人观继承墨子、孟子
第二节 “鬼”的污名化及其角色的重新定值
一、“鬼”的能指、所指及其外延的变化
二、鬼在“赏善罚恶”中地位与角色的变化
第三节 外国的上帝与中国之鬼与天
一、晚清“基督教源于墨学”说
二、“天志”“明鬼”与墨家的宗教思想
第四章 公平正义之纲目:“非命”“尚贤”
第一节 由宿命到“非命”的发展过程
一、“命”字源流
二、命定说与民本说的调和
三、墨家独树一帜倡导“非命”
第二节 安命非力、知命用力和非命尚力的竞争
一、安命非力
二、知命用力
三、非命尚力
第三节 “非命”理念的再度复兴盛行
一、“非命”与清末救亡图存
二、现代社会与墨子“非命”
第四节 墨家尚贤理想与中国尚贤之路
一、墨子尚贤思想之内涵与儒墨之辨
二、荐选贤人的范围与方式
三、德才之辩——“贤人”内涵之演变、转移
第五章 “节用”:资源的节约与分配的公平
第一节 墨家“节用”思想的由来与内容
一、“节用”探源
二、墨家“节用”内涵
第二节 诸家节用思想之比较
一、先秦诸子之节用观
二、儒墨之辨
第三节 历代崇俭节用与墨家思想的关联
一、汉之节俭
二、魏晋节俭
三、唐之节俭
四、宋之尚俭
五、明之尚俭
六、清之尚俭
第四节 节用思想的新变
一、中国共产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二、现代转化:追求效益观念下的资源节约
第六章 墨家“名实”、推类与“三表”思想
第一节 墨家“名实”、推类思想
一、墨家的“以名举实”与先秦的正名思潮
二、墨家的推类思想
第二节 墨家推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墨家推类思想对后世论辩体文章的影响
二、墨家推类思想与连珠体
三、墨子推类思想对古代中医、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墨家“三表法”的影响与启示
一、墨子的实践观
二、墨子实践观对后世的影响
三、墨子实践观对后世的启发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