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邓发:从工人队伍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中共早期广东革命领导人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6831859
  • 作      者:
    刘汉升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邓发是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邓发早年参加省港大罢工,加入共产党后,参与广州起义,后被派往新疆做统战工作,担任中共重要职务。他在工农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还曾登上国际舞台,参加巴黎世界职工大会等等。
  《邓发:从工人队伍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中共早期广东革命领导人研究丛书)》是一部红色人物通俗小传,主要介绍了邓发的生平事迹,反映了邓发在中国职工运动领导等重要岗位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劳心劳力的功绩,对于弘扬中国革命家的斗争精神很有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汉升,广东陆丰人。广州军区政治部副军职干部,大校军衔。曾历任战士、文书、班长、院校学员、连指导员、新闻干事、营教导员、编辑、社长等职。参加过西沙自卫还击作战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90年12月加入广东作协。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比较深入,著有《刘少奇秘密回乡记》《李硕勋将军传》《彭湃》《揭开风云中的谜团》《贫困的百万富翁》《跨越大海》《潮汕七日红》等。还与人合撰电视连续剧本《怒海澎湃》《天蛇》《李硕勋》等,均已播出。

展开
内容介绍
  邓发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邓发:从工人队伍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中共早期广东革命领导人研究丛书)》运用纪实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这位虎胆英雄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全书包括八章,分别为:在风雨中成长、在工人运动中锤炼、起义失败后机智脱险、出色领导香港秘密战线的斗争、年轻的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中共名气很大的神奇英雄、世界工人运动领袖、用鲜血和生命辛勤撒播幸福种子。
展开
精彩书摘
  古老的西江,江水湍急,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西江两岸,群峰竞秀,林木茂盛,桃花点缀,沿途处处有醉人的美景。古老、美丽的西江,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民;西江河畔,走出了一个又一个伟人、志士……
  在西江中游南岸,有一个被世人誉为“小桂林”的美丽的地方——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区地处岭南岩溶地貌带,座座石峰在大地高耸而起,个个岩洞岩石晶莹奇幻,“小桂林”令人赞叹称奇、目不暇接。云浮市区有如诗如画的“八大景”——玉屏拥翠、星岩古洞、碧虚夜月、天柱攀空、太空夕照、石麟秀耸、绀岭层峦、天马腾雄,这一批美丽、壮观、迷人的景点往往令参观者流连忘返。在这风景如画的云浮城西边,有一个叫□石塘的小村落。村里有一座清末盖起来的普通青瓦农舍,农舍坐北朝南,踏进大门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客厅,过了一个小天井,又是一个大客厅,客厅两边是厢房。站在门口往外眺望:正面是南山,东边是屏风山。门前是一小方鱼塘和成片的稻田地。这座农舍的主人叫邓兴盛。
  1906年3月7日,天空阴霾,寒风呼啸。邓兴盛焦虑不安地在客厅来回踱着步,除了他的脚步声之外,四处一片寂静。
  “哇——”突然一声婴儿的哭声,打破了这宁静的农舍。
  孩子降临到了这个贫苦的农家之中。
  隔了一会儿,接生婆满面春风前来向邓兴盛道喜:生下一个黑黑眉毛、圆溜溜大眼、逗人喜爱的小仔,母子都平安。
  邓兴盛苦笑着连连向接生婆点头致谢,从桌上拿起了事先准备好的小红包,双手递给了接生婆。
  接生婆跨出门槛,邓兴盛这时才想起给爱人欧氏弄吃的。他走到米缸伸手一摸,米缸已没有半粒米。当他懊丧地扭过头来,发现墙角还有几个小番薯和一小撮野菜。他摇摇头,先在锅里舀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端进产房。
  云浮风光是美丽的,而在岩溶地貌带,土地是相当贫瘠的。欧氏此前先后生下7个孩子,有3个早天了,家中还有4个孩子,如今又添上一口,邓兴盛夫妻又要增多一份负担了。他们靠租种地主3亩地生活,每年除交租外,已所剩无几。邓兴盛小时候读过几年书,会写会算,欧氏出身于小商人家庭,有时他们也贩卖点小杂货,贩卖几斤猪肉,帮小店卖百货,以挣几文钱帮补家庭生活,但是这点收入是微不足道的。邓兴盛夫妻艰难地支撑着这个贫困的家庭。
  孩子多,就成了家庭的累赘,对孩子也显得比较随便。邓家生下的男孩排行第八,就取名为“邓八”。当地喜称男孩为仔,也叫他“八仔”。“邓八”听起来显得很老,而“八仔”又只是他一个年少的名字。总之,不管是“邓八”,还是“八仔”,都是一个十分随意取的名字,并不是一个响亮而文雅的名字。不过,到了省港大罢工的时候,他却有了一个动听的名字——“邓发”。为何改为邓发,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不过这是后话。
  冬去春来,邓八这棵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幼苗,历经风雨,顽强地生长起来了。邓兴盛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而欧氏出身小商人家庭,与经商的来往人员接触多,深谙知识的用处。邓家虽家境困难,但邓兴盛夫妻勒紧裤带,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上学读几年书。邓八的五哥邓芳要到私塾读书,年仅四岁的邓八要跟着去。上学堂读书哪能带个小弟弟?一个不让去,一个缠着要跟着去,兄弟俩一时相持不下。
  “邓芳,你带弟弟去吧!”父亲站出来说话了。
  “阿爸,你真好!”邓八拍着小手,高兴地说。
  “你在课堂上不能吵闹,知道吗?”父亲转头严肃地对邓八说。
  “这我知道。”邓八闪动着明亮的眼睛答道。
  父亲让邓八跟哥哥上学堂,自有他的打算。邓八到学堂后,就不用人照顾他了,有利于大人下田劳作。更重要的是想让邓八在课堂上,耳濡目染受教育。
  邓八随哥哥在课堂上课,开始私塾老师有看法,几天后他的看法慢慢消除了,因为邓八在课堂上不吵不闹,没有给老师、同学带来妨碍。再者,邓八圆圆的脸庞,乌溜溜的眼睛,长得十分逗人喜爱。
  太阳像一个通红通红的灯笼从东方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孩子们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朝学堂“飞”来了。铃声一响,老师踏人课室,顿时寂静下来。
  老师用眼神扫了大家一下,开始点名背书:“邓芳,你来背《三字经》。
  邓芳马上站起来。随之,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
  邓芳边想边背起来:“人之初,性本善……”
  当他背到“亲师友,习礼仪”时,下一句记不起来了。
  站在一旁的邓八悄悄地告诉他:“香九龄,能温席。”
  紧接着,邓芳又继续背下去了。
  老师听到有人提醒邓芳,马上转过身来,严厉地说:“邓芳,停!刚才是谁偷偷提醒邓芳的,站起来!”
  站起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受罚,要用竹板打手心。
  一时,课室一片宁静。突然,传来一声幼稚的嗓音:“是我告诉哥哥的。老师,你来罚我吧!”
  老师、同学们往声音发出的地方望去:哦!原来是小不点邓八。
  老师定神一看,一时又惊奇又好笑。为了不耽误上课,也就没有去理会他。
  下课后,老师留住邓芳、邓八。
  老师试着问邓八:“你跟你哥哥来上课,我讲的课,你能听懂吗?”
  邓八偏着小脑袋答道:“你讲得那么好,当然能听懂。”
  老师看到他那副天真、活泼的样子,忍俊不禁,“哈哈”笑起来。接着,老师试探地说:“刚才哥哥一时背不出《三字经》,你提醒了哥哥,这说明你对《三字经》很熟悉,你能不能背诵一遍给我听?”
  邓八站好姿势,说:“背就背,人之初,性本善……”
  邓八一口气背下去,并且一字不差。一时,老师惊讶地张开了口。
  没待邓八背完,老师一下子将他抱了起来,连连称赞:“小小年纪,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将来一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才。”
  经私塾老师这么一说,这件事在乡村一下子传开了,村民们都称赞邓八聪明。
  花开花落,时光流逝,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邓八已经八岁了,到了上学的年纪。
  ……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在风雨中成长
一、我要读书
二、邓八骑在“牛精仔”的身上
三、苏兆征轻轻走到邓八身边

第二章 在工人运动中锤炼
一、“八”和“发”谐音
二、军警用枪口对着邓发
三、邓发、陈慧清匆匆分手

第三章 起义失败后机智脱险
一、子弹打尽,趁着敌人卧倒之机拼命往前跑
二、高举“公安局”的风灯,与搜捕的敌人擦身而过
三、捡起一个破筐套在脑袋上,滑进河涌来逃避追捕

第四章 出色领导香港秘密战线的斗争
一、会议的地点选在警察署对面的房子
二、把甘蔗放口袋当手枪,吓得女叛徒失声大叫
三、脱离虎口

第五章 年轻的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
一、敌人撤走以后,邓发又将开会的代表带回原地开会
二、临危受命,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
三、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第六章 中共名气挺大的神奇英雄
一、这是敌人放的火
二、他的脑袋能换5万元的悬赏
三、盛世才就其本身来说是个野心军阀

第七章 世界工人运动领袖
一、侠胆柔肠
二、到巴黎出席世界职工代表大会
三、这个令人振聋发聩的名字吸引了邮局职工的注意

第八章 用鲜血和生命辛勤撒播幸福种子
一、英雄魂断黑茶山
二、极其哀荣的葬仪
三、你不把谷子撒在地上,怎望让它长出芽来?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