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乐天文豪苏东坡:且将诗酒趁年华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6892155
  • 作      者:
    姜岚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姜岚,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工作,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古诗词鉴赏有着深刻的见解,在教育心理学、写作等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章 归去来兮 此心安处是吾乡

被贬黄州,“文人农夫”怡然自乐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来到了黄州。经历了“乌台诗案”的风波之后,惊魂未定的苏轼将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开启崭新的生活。

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挂名的官职,并无实权,作为罪臣的苏轼不得签署公文。名义上苏轼是贬官至此,实则是戴罪之身,皇帝的意思是让他在黄州好好反思自己的过去。不得签署公文,苏轼也就没有了案牍政务,这也让他有了大把的时间好好认识这片土地。

初到黄州的苏轼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最要紧的是住房和吃饭。作为罪臣,苏轼不能享受官家提供的房屋,所以暂时住在临皋亭,这是一个废弃的驿站,环境很差。另外,苏轼在黄州几乎没有什么俸禄,花销不够自然就会影响到吃饭。他索性脱下文人的长衫,与当地农民一起到田间劳作。在当时,文人士大夫下地劳作并不是体面的事情,但潇洒的苏轼并不认为这会有损他的名声。自己亲自下地开荒,吃着自己种出的粮食,他反而感到内心无比踏实。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渐趋稳定,他的家眷也投奔而来,一家人的生计成了大问题。为了勉强度日,苏轼将每个月的四千五百钱串成三十份,每份一百五十钱,他将它们挂在屋顶,每天取下一串用于家里的日常开销。如果有没用完的钱就放在一个竹筒里,以备不时之需。日子过得虽然拮据,苏轼一家却逐渐在黄州站稳脚跟、生存下来。

苏轼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于是向太守提出请求。太守决定将黄州城东的一块废弃的官地给苏轼耕种。虽然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苏轼却喜出望外。他带领着家人开荒耕种,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自己辛勤的汗水,同时也期待着丰收季节的早日到来。

由于这块田地在黄州城东,且是一片高地,苏轼便将这块地取名为“东坡”,苏轼则自号“东坡居士”。“苏东坡”,这个流传千年的名字诞生了!

当地的农民对苏轼非常友善,他们能看出来苏轼并不善于耕种,于是主动跑来向他传授耕种和管理庄稼的经验。老农告诉苏轼,不能让庄稼长得太好,第一年要让牛羊啃食庄稼,这样不至于把田地的肥力全都用光,第二年才能长出好庄稼。苏轼按照老农的说法去做,果然获得了大丰收。

苏轼与百姓相处得十分融洽,他看到农民每天弯着腰在水田里插秧,十分辛苦且效率低下,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种类似于凳子的“秧马”。之所以叫作“秧马”,是因为其形状像马一样,农民可以骑在上面插秧,同时不断移动,既省力又提高了效率。人们为了纪念苏轼的这一发明,便将这种插秧工具命名为“苏公马”。

东坡居士怡然自得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劳动,他享受着自己的这片世外桃源,没想到黄州竟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接纳了自己。后来,苏轼在这片土地旁边盖了几间房子,这便是苏轼的新家。房子是在一个雪天建成的,苏轼便将它取名为“雪堂”,雪堂也成为苏轼在黄州的精神象征。

黄州的生活逐渐变得有趣起来。生性喜好交友结伴的苏轼在黄州也结交了一些好友,比如潘丙、郭遘、陈慥等人。其中,隐居于黄州的陈慥是苏轼的旧相识,此时相聚黄州,两人的关系越发亲厚。

在苏轼与陈慥的交往中,据说还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天晚上,苏轼留宿陈慥家中,与其一起谈论佛法。他们一直聊到三更半夜依然兴致不减。生性泼辣、强势的陈夫人心中不满,出言责问丈夫为何还不就寝。陈慥吓了一跳,手中的拐杖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苏轼见状大笑不止。第二天,苏轼以调侃的语气写了一首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首诗形象地描述了陈慥被妻子呵斥后的情形,苏轼用“河东狮吼”来调侃好友,打趣陈慥过于惧内。

苏轼这样一位受世人敬仰的大文豪流落到黄州,不得不说是命运的悲剧。然而,乐天派的苏轼坦然接受了这一切。他最初来到黄州时,在酒馆内被醉汉推倒甚至谩骂,起初他还有些不习惯,想和对方理论,后来他渐渐地接纳这种生活,并且还会因为市井之间没有人认识他而感到高兴。此时的苏轼无疑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他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思想也得以升华,他的人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年少时期的锋芒毕露全然不见,内心充满包容和谅解。就像许多学者所说,苏轼在黄州实现了自我突围。

诗词欣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的春天,此时已经是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在一次野外出游的过程中,词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体会到了晴、雨两种不同的天气变化。苏轼在行动上的反应实则是此时他内心的写照。

词的开头有一段序:三月七日这一天,在前往沙湖的途中遇到了大雨,雨具被前边的人拿走了,跟我同行的人被雨淋得非常狼狈,我却觉得没关系,一会儿便放晴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在平常人看来,被雨淋到一定会慌忙躲避,苏轼则不然,他说不必被雨打树叶的声音所干扰,不妨吟唱着慢慢前行。拄着手中的竹杖,穿着脚上的草鞋像骑马一样轻快,没什么可怕的,烟雨中一身蓑衣便可度过一生的时光。春风带有一些微凉,将我的酒意吹散了,抬眼一看,山头竟有斜阳在欢迎我。回过头看看刚才走过的风雨交加的路途,回去吧,对我来说并无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苏轼此词超然物外,境界尤高。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挫折之后,他愈发老练成熟,身处黄州安之若素,外在的晴雨变化已经不足以撼动其内心。这是一种洒脱与超然,是在困境中快乐生活的秘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眉州苏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

少年天才,优游成长

美好暗恋,无疾而终

进京赶考,初露锋芒

苏家父子,名动朝野

母亲病故,蛰居故乡

第二章 初仕凤翔 一入宦途深如海

新官上任,贤良爱民

虔诚求雨,对论神鬼

结怨结缘,是是非非终有果

生离死别,一如云聚云散

出川赴京,永别故乡

第三章 风起云涌 光阴辗转话流年

变法漩涡,与“拗相公”的抗争

任职杭州,美景如梦,一生至乐

前往密州,扶贫灭匪,深孚众望

赶赴徐州,抗洪救灾,安民有道

第四章 归去来兮 此心安处是吾乡

“乌台诗案”,命运的转折点

一朝入狱,死里逃生

被贬黄州,“文人农夫”怡然自乐

泛舟赤壁,借古伤今

炮制美食,饮酒夜游

人在旅途,且歌且行

第五章 功名如幻 人生起落是寻常

鲜花着锦,重返京都繁华地

西园雅集,文学美谈传颂千古

不相为谋,文坛大家与理学宗师的争辩

名士本色,刚直不阿遭弹劾

第六章 逆旅行人 天涯踏尽红尘路

重返杭州,治西湖,修苏堤

湖山依旧,人事全非

再三请去,远离是非地

奔波劳苦,两年阅三州

第七章 流放岁月 人间至味是清欢

谪居惠州,苦中作乐,随遇而安

朝云辞世,芳魂一缕随风去

远配南荒,东坡不幸海南幸

离岛北归,依依惜别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