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戏仿理论的嬗变轨迹与历史形态研究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88689
  • 作      者:
    龚芳敏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戏仿理论是文艺理论史和文艺批评实践中对戏仿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分析、评价、总结的各种知识、思想与观念的总和。在存在形态上,它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解释性和预见性,是对戏仿现象进行阐释的人类思维成果,包括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构建的戏仿理论,批评家构建的戏仿理论,以及戏仿艺术家阐释的戏仿理论三个层面,主要由戏仿动机论、戏仿方法论、戏仿机制论、戏仿效果论、戏仿价值论等维度构成。戏仿理论在历史中建构,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既有历史的嬗变性,也有具体的当下性。《戏仿理论的嬗变轨迹与历史形态研究》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戏仿理论的嬗变轨迹与历史形态研究主要以重要的理论家、理论流派、批评家、艺术家的理论著述、理论思考、理论言说为依据,以戏仿理论的核心问题为展开逻辑,通过对这些节点和线索上戏仿理论的核心问题的细读来展开对戏仿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以期对戏仿理论的把握 为细致和具体,进而推动当代西方文论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戏仿动机论的历史建构与范式转变
第一节 模仿说与戏仿动机
一 模仿说的理论主张
二 模仿说视域中的戏仿动机
三 模仿说视域中戏仿动机论的局限
第二节 表现说与戏仿动机
一 表现说的理论资源
二 表现说视域中的戏仿动机
三 表现说视域中戏仿动机论再评价
第三节 形式说与戏仿动机
一 形式说兴起的理论背景
二 形式说视域中的戏仿动机
三 形式说视域中戏仿动机论的反思
第四节 批判说与戏仿动机
一 批判说兴起的理论背景
二 批判说视域中的戏仿动机
三 批判说视域中戏仿动机论再审视

第二章 戏仿方法论:从滑稽模仿到盗猎模仿
第一节 滑稽模仿:升格与降格
一 升格:卑微的崇高化
二 降格:崇高的卑微化
三 升格与降格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讽刺模仿:讽刺批判与价值重构
一 构建与源文本的讽刺关系
二 转向源文本社会内容的批判
三 面向生存世界的价值重构
第三节 盗猎模仿:文本盗猎与自我表达
一 剥离历史的拼贴与篡改
二 价值虚空的文本盗猎与征用
三 在复制的缝隙中表达

第三章 戏仿机制论:转述、倒置与夸张
第一节 戏仿的转述机制
一 转述机制:戏仿的逻辑前提
二 被意识到的转述:戏仿的存在条件
三 转述中的变调
第二节 戏仿的倒置机制
一 自然属性的倒置
二 社会角色的倒置
三 情感态度的倒置
第三节 戏仿的夸张机制
一 语言层面的夸张
二 结构层面的夸张
三 人物层面的夸张

第四章 戏仿效果论的逻辑展开与历史形态
第一节 戏仿与滑稽感
一 心理优势与滑稽效果
二 期待落空与滑稽效果
三 文本不协调与滑稽效果
第二节 戏仿与讽刺感
一 戏仿性讽刺与一般性讽刺
二 戏仿性讽刺与主体态度
三 戏仿性讽刺的历史嬗变
第三节 戏仿与自由感
一 戏仿与狂欢
二 戏仿与批判
三 戏仿与创新

第五章 戏仿价值论:从古典到后现代
第一节 古典时期:含混与矛盾中的价值建构
一 在赋魅与祛魅之间
二 再阐释与文学记忆的强化
三 严肃题材的补充与平衡
第二节 现代时期:批判与反思中的否定与革新
一 对源文本和戏仿自身的价值否定
二 暴露形式技巧与推动形式创新
第三节 后现代时期: 源文本的文化政治抵抗
一 揭示源文本中隐含的文化暴力
二 重建 源文本的文化政治抵抗
三 后现代语境中戏仿价值的再审视
余论 戏仿理论的中国形态
第一节 面向历史叙述的戏说理论
一 戏说理论的实践基础
二 对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征用
三 面向历史叙述的游戏态度
第二节 面向经典文本的大话理论
一 着力大话文本特征的解读
二 聚焦大话的精神指向
三 深描大话的价值悖论
第三节 面向热门话题的“恶搞”理论
一 “恶搞”意涵及兴起条件的探讨
二 “恶搞”的策略与手段分析
三 “恶搞”的价值叩问与学理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