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浮生六记
0.00     定价 ¥ 4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233927
  • 作      者:
    沈复
  • 译      者:
    韩中华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品古人生活的艺术,令我们艺术地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沈复(1763—1825)

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著有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至今未发现有关沈复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沈复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夫妻俩感情甚笃,然命途多舛,历经坎坷。妻子病故后,沈复前往四川充当幕僚,此后的情况便不得而知了。


展开
内容介绍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全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趣闻奇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了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

展开
精彩书摘

余生乾隆癸未①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②,且在衣

冠之家③,居苏州沧浪亭④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

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

雎》⑤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

学,稍识“之无”⑥ ,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

责明于垢鉴矣⑦。

注 释

① 乾隆癸未: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② 太平盛世:指当时的康乾盛世。

③ 衣冠之家:比喻权贵和缙绅之家。

④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宋代著名诗

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修筑而成。

⑤ 《关雎》:指《诗经》第一篇,为歌颂爱情的诗歌。其中的

名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⑥ 稍识“之无”:稍微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是说自己学识并不

很高。

⑦ 责明于垢鉴矣:垢,尘污。鉴,镜子。意思是责备沾满灰尘

的镜子为什么不明亮了,实际上这样的责备是不应该的。

译 文

我生于乾隆癸未年冬十一月

二十二日,当时正值太平盛世,而

且是生在名门望族, 居住于苏州

沧浪亭畔。上苍对于我的厚爱,

真可谓到了极点。苏东坡说过:

“往事就像春梦一样不会留下一丝

痕迹”,如果不把自己的经历记之

以笔墨,未免辜负苍天的厚爱。又

因为想着《关雎》这首描写男女之

情的诗排在《诗经》三百篇之首,

所以想把记录夫妻之情的篇目也放

在第一卷,其余篇目就按照顺序写

了。惭愧的是我年少时所学不多,

学识水平有限,所以只不过是平铺直叙地记录一些实情实事而已。

若要从中考究文法修辞,那就像是责备满是污垢的镜子为什么不明

亮一样。

评 析

委婉的叙事,引人入境。作者随心记录点点滴滴的往事回忆,没

有讲究更多的文章写法。之所以把夫妻间的恩爱放在卷首,作者说

仅是因为《诗经》也是这样安排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

了无痕”,读起来充满着淡淡的忧思和伤感,这是“闺房记乐”整

005

篇的基调。


展开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卷一 闺房记乐 / 001

卷二 闲情记趣 / 059

卷三 坎坷记愁 / 093

卷四 浪游记快 / 145

卷五 中山记历 / 229

卷六 养生记道 / 30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