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眼中的黄河三门峡》:
邓子恢接着在叙述了黄河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经过后,说明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远景计划和第一期计划。远景计划的主要内容,首先就是“黄河干流阶梯开发计划”,也就是在黄河干流上修建一系列的拦河坝,从而把黄河改造成为“梯河”的计划。这一计划拟定由青海贵德上游龙羊峡起,到河南成皋桃花峪止,按照河流的特点,把黄河中游分做四段来分别加以利用。根据初步设计,在黄河中游的四个河段准备修建适应于不同条件不同任务的拦河坝四十四座,另外在黄河下游也准备修建用于灌溉的拦河坝两座,共四十六座。
黄河干流阶梯开发计划已选定在陕县三门峡地方修建一座最大和最重要的防洪、发电、灌溉的综合性工程。三门峡河道窄狭,河底都是坚固的岩石,便于修建大型的水坝。被这个水坝拦阻的河水将形成巨大的水库,它的容积将仅次于世界上最大的古比雪夫水电站的水库,它的面积约为二千三百五十平方公里,比太湖还大些。此外,在青海的龙羊峡、积石峡和甘肃的刘家峡、黑山峡,也将修建大型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其中,刘家峡水库容积可达四十九亿公方。在黄河的重要支流还计划修若干处水库,其中少数是综合性工程,多数是为拦蓄支流的泥沙。
邓子恢说,在黄河干流、支流一系列的水坝修成以后,黄河流域将发生如下的变化:第一,黄河洪水的灾害可以完全避免。下游河水将变为清水,河身将不断刷深,河槽将日趋稳定。因此,现在下游人民的各种防洪负担,将来都可以解除。第二,利用黄河干流上的四十六座拦河坝可以发电二千三百万千瓦,每年平均发电量达到一千一百亿度(千瓦时)。这将使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农业得到廉价的电源,使这个广大地区电气化,并将为国家节约大量燃料用煤。黄河支流上的水库也都可以发电。第三,黄河灌溉土地的面积可以由现在的一千六百五十万亩扩大到一亿一千六百万亩,占黄河流域需要由黄河灌溉的全部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第四,在四十六座拦河坝修成并安装过船装置以后,黄河中下游的水量可以按照需要来调节,因此就可以全线通航。五百吨拖船将能由海口航行到兰州。
邓子恢指出,在实行黄河干流阶梯开发计划的时候,必须同时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其他黄土区域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只有在黄土区域从农作技术、田间工程、造林和水利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长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制止泥沙的下泻,并延长干流水库的寿命。邓子恢在说明了保持水土的各项措施以后指出,计划完全实现以后,黄土区域的面貌将大为改变,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及林业、牧业生产都将大为增加,而黄河的水灾问题也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邓子恢接着介绍了这个规划的第一期计划。他说,完全实现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远景计划需要几十年时间,例如完全实现水土保持的远景计划将需要五十年时间。为了首先解决黄河的防洪、发电、灌溉和其他方面最迫切的问题,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在一九六七年以前实施的第一期计划。第一期计划规定首先在陕县下游的三门峡和兰州上游的刘家峡修建综合性工程。三门峡工程对于防止黄河下游洪水灾害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三门峡修建的水电站可以发电一百万千瓦,可以供给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相当时期内在工业上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刘家峡水库的水电站也可以发电一百万千瓦,可以使甘肃一带新发展的工业区用电需要得到满足。刘家峡水库还可以保证下游原宁夏、绥远省境灌溉和航运的需要。
邓子恢说,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拟定在一九五七年开始施工,到一九六一年完成。三门峡下游支流的水库也拟定在一九六四年以前完成。
邓子恢说,在灌溉方面,按照第一期计划,将扩大灌溉土地三千零二十五万亩;同时,将对原有灌溉区一千一百九十八万亩的灌溉状况加以改善。第一期计划完成的结果,将使黄河的许多段可以通航,通航距离约占黄河中下游全长的一半。第一期的水土保持工作也是一个巨大的计划,其中仅改良耕作面积就达一亿二千七百万亩,改良天然牧场就达一亿三千四百六十万亩。此外,还要培植人工牧场、种植果园、停耕陡坡、修梯田、修带截水沟的梯田、修地边埂的耕地、造林育苗、封山育林、修水窖、修涝池、修路壕蓄水堰、修沟头防护设备、修谷坊、修淤地坝、实施小型灌溉、修水漫地、修沟壑土坝、修理沟壑区道路等。它需要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并且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进行大量的投资。实现了这一计划,当地农业生产量将增加一倍,而黄河的泥沙在这一计划和支流拦泥水库修建计划完成以后,则将减少一半左右。
邓子恢说,为了实施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第一期工程,初步估算需要投资五十三亿二千四百万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