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及其中国化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
(一)法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二)法的内涵与本质
(三)法的功能与价值
(四)对待旧法的基本立场
(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则
二、毛泽东思想中的法治思想
(一)法的本质的思想
(二)法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三)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执政统一的思想
(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及其相关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认识和凝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法治资源:中国法治的历史传承与国际借鉴
一、中国传统法治思想
(一)中国传统法治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二)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地位
二、西方法治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一)西方法治的形成和发展
(二)西方法治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法治借鉴的基本原则
三、苏联时代的社会主义法治
(一)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三)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章 历史前提:中国新民主主义法治道路探索的概念演进
一、工农民主法治道路的探索
(一)工农民主法治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工农民主法治道路的系统探索
(三)工农民主法治道路探索向抗日民主法治道路探索的过渡
二、抗日民主法治道路的探索
(一)抗日民主法治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抗日民主法治道路的艰辛探索
(三)抗日民主法治道路探索向人民民主法治道路探索的过渡
三、人民民主法治道路的探索
(一)一党专政“宪政”骗局的破产
(二)人民民主理念的演进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创建
(三)人民民主法治道路探索的主要成就
第四章 艰辛探索与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法治道路
一、人民民主法治道路的继续探索
(一)民主建政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颁行
(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颁行
(三)“镇反”“三反”“五反”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颁行
二、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初步开启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法律确认
(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根基的奠定与国家根本大法的颁行
(三)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伴随的法治道路探索的成果
三、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的失误与缓慢推进
(二)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中的严重挫折与教训
第五章 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的历史性转折
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伟大转折
(一)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二)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的开启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成就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的推进
(一)新世纪新阶段党对法治认识的深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继续推进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六章 时代新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的伟大飞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命题的提出及其核心要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命题的提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
二、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大成就
(一)持续推进科学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持续推进严格执法,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持续推进公正司法,司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持续推进全民守法,全社会法治观念日益增强
第七章 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
(二)党的领导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法治是人民民主的保障
(三)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统一的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二)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创新与法治借鉴的关系
(一)从本国实际出发,着力推进法治的自主创新
(二)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他国法治经验
(三)坚持法治创新与法治借鉴相结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