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引言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 袁久红
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儒学价值论 袁久红 郝娜
超越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对待观” 朱承
道德·价值·信仰——当代文化语境中王阳明良知图式的三重向度 陆永胜
“文化自信”的内向维度——以北宋儒家经典诠释为例的考察 王金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马寄 毕天航
论理学的实践意义 沈顺福 张恒
儒家劝学思想中的“器”意象运用及其现代价值 杨洋
从“书·院·人”看书院的古典精神与现代角色 刘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探索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的几点问题浅析 章林
启发、自觉与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三个转向 王军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的融合研究——以大学生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为中心 明成满
用地域文化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刍议——以江苏南京人文精神为例 刘春颖
图书馆+书院:社会化国学教育途径探索对思政课的启示 李西宁
下篇 多元视域下的阳明学研究
引言 当代多元性语境下阳明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袁久红
阳明学的义理研究
王阳明“心即理”的构造与运行 李承贵
艮斋和重斋围绕寒洲“心即理说”的论辩 崔英辰
阳明学中的道家思想及其修养论价值 蔡家和
阳明学的思想教育理论意蕴
王阳明的心学及其理论意义 杨国荣
阳明心学与儒学世俗化——从泰州学派的角度看 吴震
阳明心学的“成人”教育思想探究 吴立群
王阳明理欲之辨及其道德教育意义 彭传华
王阳明的《示弟立志说》及其“立志”思想 焦德明
阳明学的书院实践及其思想教育启示
阳明后学南直隶书院考论及其社会教化启示 崔海东
从阳明的书院教育理念看其思想教育理论的特点 吴炳钊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的教育哲学意义 张宏敏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