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
——如何与自尊心打交道
由“平常心”一词联想到的词语
所谓“在乎”
心态的模式化
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条件反射的毛病
评价= 拒绝原本的样子
和平常心作对的是自我,也就是自尊心
世上的人都有各自的“商品价值”
自尊心的根源性意义在于“攀比”
意识与无我
最基本的平常心的功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为什么会变得讨厌别人
——同事、朋友、家人之间人际交往的“保鲜剂”
原本为什么会有喜欢和讨厌的感情
无法保持平常心是因为“支配欲”的存在
公司就是一个“支配”和“被支配”的世界
作为上司的你,为什么会被部下搞得烦躁不安
即使“介入”也无法改变的部下,让上司感觉很受伤
作为部下的你,该如何应对上司的支配
只想不让自己吃亏的想法
某种程度上,人必须选择环境
自尊心强,特别喜欢攀比的人,是活得最痛苦的
迎合对方自尊心的行为,会更加提升对方的自尊心
追求与自己不相符的成功,所以才会觉得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喜怒哀乐”,佛陀是如何教诲我们的
——佛道式的情感控制
“喜怒哀乐”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仅凭喜好和厌恶来生存是很难的
自卑的烙印会让生存更痛苦
累积愤怒注定是要遭报应的
请留意自己神经的构造
多巴胺的生理机制是有效的吗?
快乐主义的现代人,实际上过得很痛苦
“喜欢”只是大脑的错觉
人被记忆所诅咒
“乐”毕竟对身心都是有益的
“不拘泥、不讲究”是各种“乐”的状态的共通点
享受过程,我开的处方
喜欢碎叨男的女性会走向不幸
惊讶是心灵的毒药
学会从更高的层面上接受
步行冥想——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足部的感觉中
坐禅时要把意识集中到呼吸上的理由
“乐”是可以锻炼的
不要过度追求,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尊重现状
要学会善于操作“乐”,控制“喜”和“怒”
“乐”也会有的陷阱
冥想修行中潜在的奴隶
喜悦感不是一种剧毒
关于“喜怒哀乐”,佛道式的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平常心来看待生老病死
——接受死亡的功课
释迦牟尼佛祖最初的说法
求不得苦——一番追求而终未得到的痛苦
达摩大师的教诲——“莫妄想”
还是要强调,接受=平常心
接受自己的弱点
“五蕴盛苦”——人生就是充满了各种痛苦
临死前,人唯一能带走的
佛道对待死亡是一滴眼泪都不掉的
接受悲伤的三种态度
释迦牟尼佛祖面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掉眼泪
年轻时就要开始培养对死亡的心理准备
越是讨厌,衰老越是会加速
接受疾病的功课
护理中应该学习的要点
告诉自己“算了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助于培养平常心的日常习惯
——不着急,不放弃
从“必须这样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冥想时间
冥想注意点——不要为心灵的垃圾而慌张
“七觉支”的教诲
吃饭也可以当作培养平常心的功课
咀嚼距离冥想已经很近了
让身体感觉到疼痛的拉伸
客观地“书写”自己的状态
不要追求完美的自己
本章小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