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
二、文献
(一)农村土地权利类型的规范研究
(二)农村土地利用及相关权利处置的研究
(三)农地纠纷与诉讼的实证研究
(四)对既有规范及实证研究的思考
三、研究资料、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二章 农地诉讼的制度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与不变”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一)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二)新中国农村承包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宅基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四)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五)“三权分置”改革下的政策演进
(六)农村土地登记确权制度
二、承包地改革
(一)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不变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经营权
(三)土地流转
(四)保障农地用途不变
(五)对利益分配的调整兼顾效率与公平
三、宅基地改革
(一)是否放开宅基地抵押限制
(二)宅基地登记确权
(三)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探索
(四)宅基地退出制度
(五)宅基地转让制度
四、集体建设用地改革
(一)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二)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与管制
(三)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四)赋予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功能
(五)改善组织结构,集约、高效用地
五、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
(一)集体所有权问题
(二)宅基地制度
(三)未来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的几点思考
(四)当前的制度效果
六、小结
第三章 涉农地诉讼的大数据分析
一、研究思路
二、大数据反映的情况及分析
(一)农村土地产权诉讼总体情况
(二)农村土地产权诉讼三类案件整体情况
(三)涉农村土地诉讼的特征分析
(四)涉农村房屋买卖诉讼的特征分析
(五)涉农村房屋拆迁纠纷的特征分析
(六)涉权属争议纠纷确权诉讼的特征分析
(七)涉农地诉讼数据分析的说明补充
三、农地诉讼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二)国家农村发展战略
(三)经济政策环境因素
(四)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五)司法改革与法制建设
四、小结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坚持与完善
(二)对司法大数据研究的反思
第四章 涉农地产权的司法实践调研
一、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综述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宅基地使用权
(三)集体建设用地
(四)土地征收
(五)土地确权
(六)集体成员权
(七)收入分配效应
(八)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九)有关农村土地产权纠纷与诉讼的调研
二、调研地情况
(一)安徽省明光市
(二)安徽省凤阳县
(三)湖南省长沙县
(四)湖南省湘阴县
(五)北京市大兴区
(六)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
(七)河北省香河县
(八)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
(九)浙江省桐乡市
三、调研地农地诉讼案件审理情况
(一)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
(二)刑事诉讼的审理情况
(三)行政诉讼的审理情况
(四)裁判的执行问题
(五)“类案同判”的问题
(六)农地纠纷与其他纠纷的审理区别
四、原因分析
(一)法律原因
(二)政策变化及发展经济导致涉农村土地规模化诉讼发生
(三)第二轮土地承包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四)土地流转不规范
(五)行政机关、基层组织管理不规范
(六)农民的法律意识问题
五、小结
(一)调研发现与感受
(二)实地调研与大数据分析的对比
(三)初步建议
第五章 结论
一、农地诉讼与相关影响因素
二、法院的难处与痛点
(一)法院“大门内”的事情
(二)法院“门槛边”的事情
(三)法院“大门外”的事情
(四)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三、相关建议
(一)在司法审判中慎重考虑政策出台的时空问题,避免误用类案同判”
(二)审慎评估农地置换和退出时农民是否自愿
(三)加强法院依职权调查力度
(四)充分考虑我国乡村社会的情、理、法之间的冲突及张力
(五)强化村组管理职能
(六)进一步加大科技应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