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创作道路
对鲁迅《自嘲》若干问题的理解
对鲁迅作品某些注解的异议(一)
论胡适早期的白话诗主张与创作
批判·创造·“为人生”
——茅盾早期思想探索之一
鲁迅杂文的战斗生命
漫谈《龙须沟》的创作
试论王统照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为纪念王统照同志逝世二十五周年而作
探索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力量
——谈长篇小说《河魂》
论臧克家的小说
内在律
——郭沫若对新诗的重要贡献
“五四”新小说理论和近代小说理论关系琐议
论巴金创作风格的成因
阴阳之道:张炜与矫健创作个性比较
前期创造社主要外来艺术渊源质疑
在历史转折的大褶皱中
——新时期中篇小说繁荣原因及发展态势浅论
《野草》的生命意识与超越精神
谈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论沈从文小说的结构形式
东方灵秀美的启示
谁识孔孚诗中“趣”
选择与回归
——论莫言小说的传统艺术精神
符号学阐释:周作人散文小品的语言艺术
从牧歌到交响
——新时期乡土小说论
“语丝文体”:对艺术真谛的领悟
论“时代女性”的基本特征
——《蚀》中新女性形象的宏观考察
中国小说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荒诞的存在:示者(做戏者)与看客
——论鲁迅启蒙小说的独特叙事模式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自我分裂现象透视
理想的颠覆与建构
——一个难以割舍的文学命题
论巴金家庭小说的主体意识
论20世纪30年代名家历史小说的叙事维度与叙事模式
当审美遭遇政治
——叶紫小说《星》对左翼文学创作的意义与启示
后女权主义:消费社会的女权走向
创造善意的空间:让批评在不断的自我转型与调适中进步
附录
大学的学术传承与学者群落的崛起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学者群解读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学派传承
——以“山师学派”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资料汇编的历史回溯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