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写作:风物语——指向审美的写作教学
0.00     定价 ¥ 34.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303291
  • 作      者:
    赵飞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飞,男,77年出生。教育部、财政部特聘国培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导;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国培导师。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温州市“两类”拔尖人才、苏州市姑苏教育领军人才、省特级教师后备培养对象。先后在《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语文报》等报刊杂志开设专栏,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写作教学的学生思维过程、实感经验、美学形成等方面。
展开
内容介绍
这不是一本有关写作教学的技巧指导书,而是对文本阅读和文本写作的深层次的精神反思。虽然书中对语感、生活、真实与虚构、细节、个性化写作等写作教学中常见的话题进行了论述,但其意不在传递技法,而是表达对语言的一种审美化追求。一篇优秀的文章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指向审美的,因此,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情感体验,都要回归内心;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表达人性的过程,是搭建写作者和阅读者双方共同精神世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指向审美的写作教学”,是一种对语言与生命间关系的思考和实践。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语言,回到写作的原乡
已经太久了……
这是一次久违的重逢,更是一种遗忘。我们写作的故乡在哪儿?写作的原点不是情感和内容,也不是结构和哲思,而是我们写作的出发之地:语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写作中的语言训练慢慢让位于文章的结构、主旨、故事情节等其他形式的教学。语言相对于写作如瓦楞和房的关系,语言是安静覆盖在其上的青瓦,可以在烟雨中呈现其诱人的韵味,也可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个凝视于此的人都会有一种温暖、惬意的审美感受。所以,好的文章,必须要过语言这一道关,没有严谨的、长期的语言训练,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是不合格的,是低矮在尘埃中的不经梳理的灰姑娘,纵使有钻石一样的心灵、天使一样的容貌,也一样不会有白马王子前来牵手。
语言是回忆的故乡,它可以抓住、找回那些快要远逝的实感经验。在这个语言建构过程中,语言就如同一把裁剪的利刃,把主观不愿接受或遗忘隐藏的信息全部剪切掉。
学生语言的匮乏,并不是因为其生活的浸润不够,这里,我们无须回避机械的语言识记、遣词造句等训练,这是童子功,必须有一定时间作保障,慢慢地养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式,这样,学生语言才不至于枯竭,在表情达意时才不会无词可用或词不达意。
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语言训练尤为重要,没有语言训练,即使写再多文章也无济于事。不同的性格、生活阅历孕育着异样的语言文化。语言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拒绝统一性、标准化的审美构造,更要远离格式化、公式化的公文写作语言。
语言先于思维,语言虽说是外在的形式,但在语言自身的内部却是一切价值和意义之源。语言绝不是独立于文章主体的,任何思维表述、审美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言语形式就无法也不可能构建框架,更无法呈现写作者的内心。
我们在写作教学的起始就要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深悟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温和、朴素、自然的,不能沾染上身边滚滚而来的,充斥在每一个角落的那些繁忙、肤浅、低廉的文字病。文字可以是活泼、灵活多样的,但是我们要让自己的性情浸润在每段、每句之中。把安静与庄重倾注于此,文字有了这样的品性,写作者也就慢慢与文章相互影响,天长地久互生品质。文章与现实生活并不是完全无缝衔接,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前存在差异,现在、未来还会存在,这种关联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文字来粘合。
学生的写作语言必须转向,不但是语言形式的转向,而且要有自己的建构。这样的建构不一定要多么的详细严谨,但至少要有内在的逻辑性,要贴近自然,走向心性,要尝试着去分析、提炼自己的语言,让笔下的语言有秩序、有结构,日久天长,慢慢沉淀。有时我们的思考停靠在哪里,我们的语言就要随同一起。日常的思考,我们的语言就要回归到日常的语言系统,回到朴素、琐碎、平淡的生活场景,人与事都要依附在这样的语言层面上。当然,汉语之美不是抛弃现如今的语言特色,也不是完全排斥西化的语言形式。重要的是在众多的语言体系中尽情地吸收和剔除,真正体现汉语的时代之美、传统之美。
写作语言既是口语、书面语同时又有别于口语、书面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自由的学术语言”;形式活泼,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随意调整,同时也有一定的学术意味在其中,讲究的是妥帖,直接抵达阅读者的内心。华丽的语言能让人在视觉上获得一种享受,但这样的语言在建构文章体系、凝聚情感、深入思想上都统统得了“软骨病”。所以,我们在写作上还是要尽一切可能做到“还乡”,回到它应有的语言体系中来。
违背常规的语言形式和不一样的表达可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发挥语言强大的自身功能。短句、省略句的语言形式可以在叙述中产生留白,语言的断裂处、空白处让阅读者有了思考和想象,同时也有了阅读者的个性化解读,让单薄的文章变得更加丰满、充盈。一些语句段落甚至是对某一事物的描写,写作者有意花费大量的笔墨叙写,有时写作者有意用一些累赘、拖沓的语句来丰盈文章叙述的语言效果。以上这两种语言表达形式有时还可以把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凸显得更加饱满,但什么时候使用这样的叙述形式,要视文章内容、作品产生的语境来定。所以,这种看上去充满着众多不合理的语言形式让作品读起来如嚼棉絮。
一篇优秀的文章,语言应该是艺术的,是口语的提炼和升华的结晶。语言要形象可感,能够给人感染,是传情达意的,虽不是直观,但一定胜过直观。这些说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其合理性,也是写作者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语言这样的特点有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伸展。
还是用诗人奥登《写作》中的一段话来开启我们的语言之旅吧!
作家,特别是诗人,与公众有一种奇特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媒介——语言,与画家的颜色、音乐家的音符不一样,颜色与音符是艺术家专用的工具,可语言却是作家所隶属的语言集团的公共财产。
展开
目录
第一章:语言,回到写作的原乡
第二章:建立在审美世界里的语感和陌生化
第三章:生命体验下的写作
第四章:真实和虚构
第五章:滴水藏海,细节即永恒
第六章:回忆诉说着你的童年
第七章:人物,作品灵魂的守门人
第八章:瓶与酒,现象中的现象
第九章:神秘的人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