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傲慢与偏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70720
  • 作      者:
    (英)简·奥斯汀(Jane Austen)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经久不衰的英语世界文化符号:纪念简·奥斯汀逝世200周年(2017)全新中译典藏本。 

◆台湾知名青年译者张思婷执笔翻译,以简·奥斯汀研究中的David M. Shapard注解本为底,借鉴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语言节奏与韵味,语体典雅繁复,译文“字字清脆,声声婉转”。

◆家喻户晓的爱情喜剧经典名著&文学史上著名的欢喜冤家&爱情故事经典原型:当下言情小说、文艺偶像剧、爱情剧中都能找到《傲慢与偏见》的影子。

◆ 《泰晤士报》评选“世界十大经典文学”第yi名、J.K.罗琳愿意一读再读的小说。


展开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Jane Austen)于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斯蒂文顿,从小受父兄良好教育和影响,热心阅读和写作,十九岁即创作了第一部成熟的作品《苏珊女士》。她一生中共创作了六部主要作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她的作品主要通过淑女绅士们的社会交际、日常对话来反映当时的家庭道德标准与社会礼俗,情节上带有明显的喜剧冲突特征,格调轻松诙谐。简·奥斯汀是英国历史上极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被誉为“接近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家”“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世界上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在BBC的“千年作家评选”活动中,她紧随莎士比亚之后,排名第二。

1817年7月18日,终生未婚的简·奥斯汀因病去世,后被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一场舞会上,来自伦敦的单身阔少宾利先生与贝内特家的大女儿简彼此产生爱意。然而宾利的好友达西先生却因言辞刻薄、高傲冷淡,给二女儿伊丽莎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后来,达西发现了伊丽莎白活泼可爱的一面,暗自对她产生好感。但因伊丽莎白对达西已形成定见,使得他屡屡碰壁。尤其在同年轻军官威克姆接触后,伊丽莎白更坚信达西不仅心高气傲,而且还薄情寡义、言而无信,对他的厌恶感进一步加剧。

后来,经历了柯林斯牧师求婚、莉迪娅同威克姆私奔等事件后,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态度彻底发生了改变。在摆脱凯瑟琳夫人的阻挠之后,伊丽莎白与达西消除了彼此的“傲慢”与“偏见”,有情人终成眷属。


展开
精彩书评

简·奥斯汀——BBC千年作家评选第2名

英国浪漫小说协会评选5部经典浪漫小说第yi名

《泰晤士报》“世界十大经典文学”第yi名

 “大阅读”读者票选世界50大小说Top2

《时代》杂志票选十大浪漫小说Top1

《新闻周刊》票选百大永恒经典Top9



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经久不衰。

                                ——埃德蒙·威尔逊



在所有挑选小说这种艺术的人中,没有谁比简·奥斯汀更细心地遵守着小说艺术的规律,正是这一点使她胜过其他英国小说家。

                                                          ——戴维·塞西尔


简·奥斯汀的所有作品我都读了很多遍,次数多得都记不清了。

                                                ——J.K.罗琳(《哈利·波特》作者)


每个人都喜欢简·奥斯汀的作品。我也是她的粉丝。

                            ——保罗·格雷厄姆(硅谷创业教父、《黑客与画家》作者)



这本中文译本,从一开始,译者就紧紧抓住那幽默、轻快、又处处显露机灵的文字风格,试图拉近十九世纪英国与读者的距离。

                                         ――陈超明(台湾实践大学应外系讲座教授)


(译者)思婷适时引领读者时空穿梭,模拟两百年前中文优雅含蓄语言世界,让每种身份的角色按照简·奥斯汀调配说出妥当“时代话语”。

                                        ――黄裕惠(台湾世新大学英语学系系主任)


翻译小说的成败,就系诸声音与节奏。思婷这本译作,节奏轻快利落,找回了古灵精怪的简·奥斯汀,是很精彩的一次演出。

                                             ――赖慈芸(台湾师范大学翻译所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伊丽莎白大半夜都在姐姐的卧房里候着,隔天一早才宽了心,总算能给外边一个像样的答复。宾利先生天一亮就差了女仆过来,不久宾利姐妹也打发了两位贴身女仆前来问安。不过尽管病情已经好转,伊丽莎白还是托人送信到朗堡,请母亲过来一趟,看看这病碍不碍事。信立刻送了出去,信上说的事也立刻照办,贝内特太太带着两个女儿,早饭过后便上尼德斐庄园来。

要是简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贝内特太太不难过死才怪,但是看到女儿没什么大碍,心满意足之余,反倒不希望她康复得太早,否则就不能在尼德斐庄园长待下去。简说想乘马车回家她也不听。不久药师来了,也说不要外出以免伤风才好。贝内特太太陪简坐着,一会儿宾利小姐亲自上来请,这才带着三个女儿,尾随宾利小姐进了早餐厅。宾利先生迎上来,直说希望简的病情不如夫人料想的严重。

“比我想的还严重啊,先生,”她回答道,“病得那么厉害,看来是不能载她回去了,琼斯药师也说不要出门才好。这下不得不在府上叨扰了。”

“回去?”宾利先生的声音略显大了点,“想都不用想。我妹妹也决计不肯的。”

“您放心吧,太太,”宾利小姐淡淡地客气着,“贝内特大小姐就先在我们这边住下来,我们会派人好生伺候。”

贝内特太太连声道谢。

“我说啊,”贝内特太太又添上一段,“多亏府上够交情,否则我真是想都不敢想,看她病成这样,吃了这么多苦头,好在她个性温顺—这孩子向来就是这样,再没见过哪个像她这样好脾气的。我常常跟其他几个丫头说,你们跟姐姐差得远喽。我说宾利先生,你这宅子真是好,视野极佳,望出去就是石径小路。我们这一带看来看去,还真没地方能跟你这尼德斐庄园比,你总不至于急着搬走吧?你的租期似乎短了点。”

“我这人做事向来风风火火,”他答道,“倘若我真要搬,大约不用五分钟。不过眼下我想我是定居下来了。”

“跟我猜想的一样。”伊丽莎白说。

“你倒了解我了?”他提高了嗓门,掉头过来看她。

“噢,对啊,我再了解你不过。”

“但愿你这是在恭维我才好;这么容易给人看穿,恐怕也是挺悲哀的。”

“那倒要看情况。深沉复杂的人,未必就比你值得敬重。”

“莉齐,”做母亲的提高了嗓门,“别忘了你是在人家家里做客,由不得你这么胡来,都怪平常在家让你撒野惯了。”

“原来,”宾利先生接过话头,“你热衷于研究人的性格。这门学问想必很有意思。”

“是啊,个性复杂的人尤其有意思,这是他们唯一的优点。”

“在这乡下地方,”达西说,“可供研究的对象大概不太多,周遭遇到的人有限,性格也不会相差太远。”

“不过人是会变的,每天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就是说啊,”贝内特太太道,她不高兴达西提到乡下地方时的那副嘴脸,“我告诉你,这种事不管在乡下还是城里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诧异极了。达西看了她一眼,默默走开。贝内特太太自以为占了上风,索性一鼓作气道:

“我就看不出来伦敦比我们这里好上多少,总归就是店铺人多热闹罢了。乡下才真的是宜人,你说是吗,宾利先生?”

“我一到乡下,”他回道,“就离不开乡下;一到城市,就离不开城市。乡下和城市各有好处,我在乡下开心,在城市也开心。”

“唉——敢情是你性情好。可是那边那位先生,”她看了达西一眼,“似乎觉得乡下地方算不了什么呢。”

“妈妈,你误会了,”伊丽莎白一边说,一边替母亲脸红起来,“你误会达西先生的意思了。他只是说乡下不比城市,可以碰到各式各样的人,这话倒也是事实啊。”

“是啊,乖宝贝,谁说不是了?不过要说这附近遇不到人家,我说比这附近大的乡里也没几个哪,平常跟我们吃饭应酬的就有二十四家。”

要不是顾及伊丽莎白,宾利早就笑出来了。两姐妹心思没那么细腻,直拿眼睛盯着达西看,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伊丽莎白想讲点什么,好让母亲分心,便问起自从她出门以后,夏洛特·卢卡斯到过朗堡没有。

“有的,昨天才跟她父亲上我们那里去。真是和蔼可亲哪,我说卢卡斯爵士这个人—宾利先生,你说是不是?又有地位,又会做人,又好相处!我说这才是有礼貌嘛!有些人自以为是,见了人也不开口,完全不懂什么叫礼貌。”

“夏洛特留下来吃饭吗?”

“没有,她回家了,我猜是要回去做肉饼。至于我呢,宾利先生,我家下人都是各司其职,我家女儿的家教也不一样。不过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卢家那几个丫头也都非常好,只可惜不够漂亮!不是我要嫌夏洛特相貌平庸,她跟我们家的交情好着呢。”

“我看她倒是位年轻可爱的小姐。”宾利说。

“噢,她可爱是可爱——但你不得不承认她确实相貌平平,卢卡斯夫人也常常这么说,还羡慕我们家简天生丽质。不是我爱自夸,但是说句老实话,要比我们家简漂亮的还真不多,这可是大家说的,不是我偏心。她十五岁那年,在我弟弟加德纳先生伦敦家里,有位绅士对她一见钟情。我弟媳还以为对方准会在我们离开前向简求婚,不过,后来倒也没有,可能是觉得她年纪还小吧。但是他为她写了好几首诗,写得真美噢。”

“写一写后来就淡掉了,”伊丽莎白不耐烦地接口,“许许多多的情关,我想就是这样过的。只是不知是谁最先发现写诗有这种特效,竟能把爱情赶跑!”

“我向来以为诗是爱情的食粮。”达西说。

“若是美好的爱、坚贞的爱、健康的爱,那么或许吧。但凡本身底子好,怎么样都滋养。倘若只是一点点心动,只消一首商籁就足以使爱情活活饿死。”

达西笑了笑,接着是一阵沉默。伊丽莎白生怕母亲又要出丑,急着想先开口,偏偏又找不到话说。贝内特太太再度向宾利先生道谢,亏得他照顾周到,只是不好意思让莉齐也给府上添麻烦了。宾利先生的回答极为客气,不见半点虚假,宾利小姐只得跟着客套,说了几句场面话敷衍了事。不过贝内特太太这下满意了,不久便叫预备马车,才吩咐完,小丫头倒有话要说了。这两个小丫头从进门就开始交头接耳,说了这老半天,原来是要宾利先生实现承诺,说他刚来梅里墩的时候,答应过要在尼德斐庄园开舞会。

贝内特家的小女儿莉迪娅是个丰满的十五岁少女,肤如吹雪,笑颜常开,深得母亲宠爱,早早便带她出来社交。莉迪娅活泼好动,又自以为是,尤其新近那一班军官,嘴里吃着她姨丈的酒席,眼里看着她浪荡的风情,一个个捧得她益发目中无人。也难怪她好大的胆子,竟敢要求宾利先生开舞会,不仅唐突长辈,拿人家之前的话来说嘴,还说如果他食言,以后面子要往哪里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宾利先生的回答听在贝内特太太耳里,可真是熨帖极了。

“要开舞会,我随时奉陪。等你姐姐康复了,日子随便你挑。但是姐姐的病还没好,我想你也没心情跳舞吧。”

莉迪娅这下满意了。“噢!也对,等大姐康复了更好,到时候卡特上尉大概也回梅里墩了。等你开完舞会,”莉迪娅继续往下说,“我去叫那些军官也办一场。我来找福斯特上校,叫他一定要办。如果不办,看他以后面子要往哪里摆。”

贝内特太太带着两个女儿先行告辞。伊丽莎白立刻上楼照顾简,把她和她母亲和妹妹的言行,留给宾利小姐和达西说去。不过达西先生不管旁人怎么怂恿,也不肯批评她半个字,任凭宾利小姐怎么拿“妙眸”调侃他都没用。


展开
目录

目  录



译序  哪来那么这《傲慢与偏见》?   

卷一           

卷二          

卷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