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杨利伟的故事(23个航天英雄成长关键,50段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感受英雄成功背后的辛酸苦辣)
0.00     定价 ¥ 2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3882652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1、23个航天英雄成长关键,50段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全景式呈现航天英雄杨利伟积极投身航天事业的励志小传。完整呈现“中华飞天第一人”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2、青少年必读的“英雄”传记,收录杨利伟写给青年的寄语,为当代青少年指明奋斗方向。

3、带给你一场独一无二的太空旅行,让孩子全面了解航天英雄成长经历,培养孩子对航天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4、有声传递希望的寄语,典藏版有声书同步上线,以声音的形式全景式呈现中国航天故事,传承时代楷模精神。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杨利伟的学生时代开篇,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这位“中华飞天第一人”如何从一个小城少年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航天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

23个成长关键,50段辛酸历练故事,更接地气地还原人物本色,是青少年励志成长的优秀读本,也是公众近距离了解杨利伟,触摸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难得的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进入首飞的考验

 

14名航天员顺利通过了结业测试,每个人的心中都是骄傲而自豪的。现在,杨利伟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飞船在太空遨游。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所有航天员共同的梦想。大家在5年时间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刻苦训练,为的就是实现最终梦想。然而,能够实现这一伟大创举的只有一个人。究竟谁能够成为最佳代表,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呢?杨利伟心里很清楚,真正激烈的竞争刚刚到来。

随着结业测试的结束,首飞选拔迫在眉睫,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选拔正式开始。这次的选拔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从14名优秀的航天员中挑选出5位表现更加优秀的人作为候选,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其次,当强化训练结束后,要从5位候选人当中挑出表现最佳的3人,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最后,进入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要进行最终阶段的训练,届时将会有1个人脱颖而出,他就是最后的人选。

“机会只有十四分之一,考验才刚刚开始。”杨利伟在心中为自己鼓劲。他知道,大家表面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憋着一股向上的劲儿,如果在这段时间有一丝松懈,那么很有可能就此与执行任务的机会失之交臂。虽说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但是这一次,只有一个人能够收获最终的果实。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选拔也进入白热化状态。

越是在关键的时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越发显得重要。为了考验战士们的心理承受力,考官们制订了一套严格的考核方案。杨利伟发现很多题目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但是他丝毫没有怯场的反应,而是沉着冷静地应对,他的表现令考官很满意。为了加大难度,当大型联合演练开始时,考官们会安排首长现场观摩,在口试的时候,考官会将录音笔、摄像机等设备摆在战士们面前,等等。考核时,战士们的心理压力本身已经很大了,却还要面对同样巨大的环境压力,这对大家来说的确是不同寻常的考验。面对内外压力,杨利伟充分展现出了优良的心理素质,他临危不惧、对答如流、操作到位,出色地完成了5次模拟考试。

2003年7月,经过专家评委的综合讨论,杨利伟以99.5分、99.7分以及3个100分的成绩,名列所有航天员之首,顺利进入第二阶段。

强化训练开始了,杨利伟和其他4名航天员接受了更为严格的考验。为了进一步提升航天员们在特殊环境下的耐力,“血液重新分布”训练进行得更加频繁,每当躺在“万向床”上训练的时候,杨利伟都凭借多年积累的扎实功底全力以赴。此外,他还和其他航天员一起接受了“清理肠道”的考验,身体的不适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增加了他前进的动力。在接下来大大小小的训练当中,杨利伟始终保持着最佳状态,一丝一毫都不松懈。

很快,两个月的强化训练结束了,战士们的成绩也随之出炉:杨利伟依旧以好成绩位居榜首,成功进入首飞梯队。另外两名队员分别是第二名的翟志刚、第三名的聂海胜。

顺利进入首飞梯队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杨利伟却表现得十分平静,因为接下来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他和其他两名战友谁会是“首飞”,就看这一刻了。

考虑到3名航天员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领导们也十分关心战士们目前的心理状态,于是就挨个找大家谈话。这天晚上,杨利伟来到战友翟志刚的房间,原本想和战友商量点事,谁知正好遇见领导和翟志刚谈话。领导看到杨利伟,就招呼他进来:“我正好要去找你呢!”

杨利伟明白领导要和他说什么,于是开口道:“我知道您想跟我说什么。现在,进入首飞梯队的只有我们3个人,最激烈的竞争也在我们之间。不过,请领导们放心,我们都明白这次竞争的意义,无论最后谁会胜出,他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和志刚、海胜都是奋斗多年的好战友,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接下来的选拔中,我会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保证出色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听到杨利伟一番发自肺腑的话,领导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杨利伟最真实的态度,是值得信任的态度,已经不需要专门谈话了。

现在,距离执行飞行任务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杨利伟和其他两位战友进入了飞行程序和实际执行任务的重点训练中。这次的训练不仅时间短,而且非常关键。之前大家的训练是和整个航天工程的进展同步的,由于是首飞,所以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凭借目前的研究一点点摸索。另外,航天员们要根据“神舟”系列飞船当前的技术、功能状态来调整自己的训练课程。随着飞船技能的不断调整,大家的训练课程也在不断调整,这就好比学生们在教学楼还没有完工、教师缺乏的状态下学习一样,航天员们需要跟着飞船调整的脚步重新学习操作技能。而在这最后一个阶段中,整个航天工程已接近尾声,随着技术内容的成型,各种训练细则、训练目标等内容也确定下来。

杨利伟很清楚目前的状况,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方面,为了能够接下首飞的重任,要更加刻苦地训练;另一方面,如果落选,也不能灰心丧气,今后将会面临更加重要的任务。只有保持最佳心态,才能出色地完成各项训练任务,才算得上一名成熟的航天员。”说到落选,杨利伟知道那滋味非常不好受,经过前两轮的竞争,许多战友被淘汰,虽然大家依然笑着祝贺入选的同志,但是那份失落感可想而知。

在首飞梯队的名单公布后,一名战士落选了,杨利伟为了给战友打气,专门陪他在操场跑了一下午步。杨利伟知道战友心里不好受,于是一边跑一边说:“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只要不放弃,继续努力拼搏,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在杨利伟的关切鼓励下,战友很快就振作了起来,他说: “‘一人一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没能参加这次的任务,但是作为一名军人,还会面临很多其他任务,只要国家需要,我就会勇敢冲上去。无论谁会去执行这次的任务,他都是大家的代表!我依然会继续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战友的话不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还道出了所有航天员的心声。这一刻,杨利伟深切地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转眼间,酷暑难耐的夏日结束了,北京迎来了让人神清气爽的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首飞梯队的“强化训练”也慢慢展开。这次的训练任务需要在飞行程序模拟器中完成,要求3名航天员借助各种设备一丝不苟地执行正常飞行的任务,并且及时应对飞行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论实力,首飞梯队的3名成员不相上下,那么如何才能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一位呢?专家们经过一番商讨,在考核训练中暗暗设置了重重障碍。当航天员们进入舱内检查飞船的初始状态时,专家们早已设置好错误的状态,等待航天员们去发现和处置。尽管大家平时的训练过程都是相同的,不过在专家设置的障碍面前还是会表现出各自的状态,通过观察3人的不同反应及应对措施,专家们做出了最为客观、公正的评判。

模拟程序考试一共进行了5次,在考核期间,杨利伟的表现一直很出色。不久,成绩公布了,他有3门测验是100分,另外两门测验都在99分以上,这次他的成绩依然是3个人当中最高的。这让杨利伟心中平添了不少自信。

9月初,评选委员会召开评选大会。这次会议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总指挥李继耐亲自主持。专家们对3位航天员的成绩展开讨论、研究,又综合以往的训练表现,以无记名的投票方式进行了票选。会议结束后,票选结果没有公开。然而此时此刻,杨利伟自信满满,他在心中对自己说:“杨利伟,你可能就是首飞。”

选拔训练依旧在进行中。9月14日,全体航天员齐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这里,杨利伟和其他两位战友将进行新一轮的训练和选拔。

这是一次“人—船—箭—地”的综合演练。杨利伟坐在飞船中,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项指令。时间走到3分20秒,杨利伟立刻向指挥中心报告:“我已将整流罩顺利抛除,能够看到窗外的天空了。”杨利伟的汇报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所有的演练都是模拟状态,航天员并不会真正看到窗外的景色,而杨利伟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将应该出现的景色呈现在了众人面前,这一举动虽然不曾在训练中涉及,但是拿捏得非常准确。

在场的人无不叫好。一位老总不由得感叹道:“你们的航天员训练得果然出色,没想到他连这种事情都知道!”

总指挥十分自豪地回答说:“那当然了,我们的航天员有什么不知道的?”

这次的训练考核,杨利伟完成得很顺利,其他两名航天员也在规定下完成了各自的训练任务。9月24日清晨,杨利伟和全体航天员在“圆梦园”集合,这是训练的最后一天,航天员们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大家还在“圆梦园”南侧的纪念林中亲手种下了一棵“纪念树”,这棵树承载着所有人的飞天梦。


 


展开
目录

小小少年的英雄梦

丰富多彩的学生时代

梦想开始启程

汗水和收获同行

精彩的校园生活

从准备到飞翔

部队和战机

向“王牌”迈进

超越距离的选拔

找到学习的最佳途径

痛并快乐着

零淘汰率的毕业生

进入首飞的考验

这一刻就是我

走向发射塔

你好,太空

太空的神秘景象

惊险的归途

出乎意外的名气

保持一贯的作风

肩上的责任

一定要做到“零失误”

航天事业的新鲜血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