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是猫:文艺珍藏版(新译未删节,新版全升级)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9280650
  • 作      者:
    [日]夏目漱石
  • 译      者:
    王鑫宇
  • 出 版 社 :
    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夏目漱石是一位为日本文学带来世界声誉,也是被印在日元上的“国民作家”。本书是夏目漱石代表作,被奉为世界名著之一。

★鲁迅、村上春树、芥川龙之介等一致推崇的经典!

★ 日本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充满讽刺精神和幽默精神的阳刚文学”,日本近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之作,全新译本演绎文学经典!

★ 一只总是吃不饱的无名猫儿,但博学多识、善于思索且富有正义感,它对人类的种种弱点看得无比透彻,它清醒而透彻地审视着这世界……

★ 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的文学名著;新锐译者历时多年全新翻译,重磅打造。文艺升级版本,舒适阅读。


展开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日本近代作家、评论家,对东西方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是芥川龙之介的老师,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是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树立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世作家以深刻的启迪。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进行批判性写作,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有《我是猫》《少爷》《三四郎》等。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展开
内容介绍

《我是猫》是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成名作。


小说以一只猫的视角,观察并评述身为中学教师的主人公苦沙弥和他的朋友们的日常生活。一只总是吃不饱的无名猫儿,但博学多识、善于思索且富有正义感,它对人类的种种弱点看得无比透彻,它清醒而透彻地审视着这世界。这一群迂腐酸臭的“聪明人”对社会有如此多的不满,但每天只能喝酒、胡扯,所谓的“文明”“金钱至上”席卷日本……


本书中的猫语言幽默机智、妙语连珠,作者借其口吻嘲笑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世界,揭露了资产阶级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


展开
精彩书评

夏目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作,登在俳谐杂志《子规》上的《哥儿》《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鲁迅 


说到日本文学,我喜欢夏目漱石……比起读我的小说哭的读者来说,我喜欢笑的,因为哭是内向的,对外无法敞开胸襟,反倒是幽默会让人鼓足勇气,这个我喜欢。

——村上春树


一个除观察人类言行之外什么事都做不好,连老鼠都捉不住、名字都没有的家伙,讲述了一堆貌似不经意的俏语逸闻。

——美国《纽约客》杂志


创作当时,夏目漱石的心理状态,在别人看来是疯狂的,但就漱石本人来说,却是在特具意识的心理下追求真实,这部作品不仅仅以它的玄学意味,以及其滑稽特质受人称道,事实上,《我是猫》被当作日本近代讽刺文学的经典类型,至今仍拥有崇高地位!

——日本作家、文艺评论家 成濑正胜


夏目漱石擅长在作品中提出无法解决的谜团。唯有从头读完,之后再重新阅读,才能看清人物行动被后的真相。

——北村熏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我是猫,一只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猫。


我同样也记不清自己是在哪里出生的,只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黑漆漆还很潮湿的地方,我一个劲儿地“喵喵”叫。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遇见了这种叫作“人”的东西。听说,那时遇见的是名为“寄宿生”的坏人,这些家伙有时会把我的同伴抓去煮了吃。不过,当时我还小,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是当这个寄宿生把我放在掌心,“嗖”的一下举起来的时候,我感觉有点迷糊。我在寄宿生的手掌上,稍微定了定,才看清了人类的面孔,这是我第一次观察人类这种怪物。他的面孔让我感到很别扭,直到现在我还难以忘记。单说这张本该用长毛装饰的脸竟然是光秃秃的,如同一个烧水壶。之后我也遇到过不少猫,可是从没见过哪一只是毁容到如此地步的。不仅如此,他的脸部中央还凸出一块,更诡异的是,那块凸起的下面有两个黑窟窿,不时会喷出白色烟雾,那白烟闻起来特别呛人。后来我才知道,那东西就是人类抽的烟。


我在寄宿生的手掌心里刚坐稳没多久,便感觉自己飞快地旋转起来。也说不清是寄宿生在转动,还是我自己在转动,只觉得头晕目眩,胸口憋闷,心想这下可要丧命了。只听“咚”的一声,我当即眼冒金星,晕了过去。我只记得这些,之后的事都想不起来了。


等我清醒过来,寄宿生已不见了踪迹。和我一起的兄弟姐妹们都不见了。最要命的是,就连我最依赖的母亲大人也不见了踪影。而且,我身处的是一个新环境,比之前亮得多,几乎让我睁不开眼睛。“啊呀呀,这是什么鬼地方?好奇怪啊!”我想着离开这个地方,但刚爬了几步,便感到浑身疼痛。原来,我被那寄宿生从稻草上扔进了矮竹丛里。


我使出吃奶的劲儿爬出矮竹丛,定睛一看,眼前是一个大池塘。我索性坐在池塘边,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可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正愁闷间,我忽然灵光一闪,要是我哭一会儿,没准那个寄宿生会来找我。“喵——喵——”我立刻哭了起来,但是压根儿没人来,只听见风掠过池面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天色渐晚,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想哭都哭不出声了。无奈之下,我强打精神决心去找一个有食物的地方,只要有吃的就行。我沿着池塘从左往右缓慢地爬行。身上的伤使我疼痛不已,但我只能咬紧牙关,忍痛向前,终于到了一个有人住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吃的。”我一边念叨着一边从竹篱笆的破洞钻进了这户人家。说来真是幸运,要是篱笆上没有破洞,我就要成路旁的饿死鬼了。这可能就是俗话说的“一树之荫,前世之缘”吧。直到现在,这篱笆上的破洞还是我去拜访邻居三毛姑娘的必经之路。钻进那户人家之后,我却不晓得接下来要做什么。这时候天色越发昏暗了,饥寒交迫,又偏偏下起了雨,已经没时间磨蹭了。总之,还是先去那边明亮又暖和的地方吧。我接着往前走,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会儿我已经走进这户人家的屋子里了。


因此,我遇见了除寄宿生以外的第一人——厨房女佣,她可是个比寄宿生还可怕的家伙,我刚爬进屋子里,就被她抓起扔了出去。我心想这下糟糕了,双眼一闭,顺其自然吧。但是我实在是又饿又冷,无奈之下,只好再次溜进厨房里。可不幸的是,厨房女佣又发现了我,接着我又被扔了出来,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四五次。我真的是发自内心地痛恨、厌恶这个女佣,一直等到有机会偷吃了她的秋刀鱼,才算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在我最后一次即将被女佣掐着脖子丢出去的时候,这家主人走了进来,嘟囔着:“为什么这么吵?”女佣拎着我说:“这只猫,赖在厨房里不走了,扔了好几次也不行。”主人边捻搓着鼻孔下、嘴唇上的胡子,边上下打量着我,说:“让它待在这里好了。”说完转身回屋了。看来,这家主人不怎么爱说话。女佣一脸嫌弃地把我往厨房里一丢。这就是我来到这户人家时的经历。


在这个家里总是看不到主人,我知道他是一位老师,每次他从学校回来就一头扎进书房,一整天都看不见人影。全家人都觉得他在搞学问研究,他自己也给人一种勤奋好学的感觉。有时我会溜进书房里,但不管我什么时候去,都会看见他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还将口水流在书上。他好像有胃病,皮肤泛黄,没什么弹性,整个人都显得无精打采。他倒是很贪吃,每次遇见好吃的食物都会大吃特吃,肚皮撑得老大,然后再吃消化药来缓解。每次吃过药之后,他都会找本书看,可看不上几页就哈欠连天,接着便趴在桌子上睡觉,口水横流,这是每天晚饭之后他的“必修课”。虽然我只是一只猫,但总会思考一些问题:看主人的状态可知老师这个职业简直太轻松了。等有朝一日我变成人类,也要做老师,毕竟猫也一样能做好这份时不时就睡上一觉的工作。可就算如此,主人还是抱怨连连,每次有客人到访,他都会抱怨老师这份工作有多难。


起初,我刚刚住进这户人家时,根本没人理我,甚至连名字都不为我起。只有主人对我还算友善,我也只能去谄媚、讨好主人,来换取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早晨,主人看报纸时,我老老实实地趴在他大腿上卖乖。到了中午,主人要午休了,我就趴在他背上给他暖身子。其实我并不是因为喜欢主人才厚脸皮地黏在他身边,只不过是寄人篱下,身不由己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逐渐掌握了在人类群体中的生存之道,并制订了一个计划:早晨在盛饭的木桶上安静地趴着,晚上在壁炉上睡觉,赶上哪天中午天气晴朗,我会在外面檐廊下躺着休息。但是要说起最舒服的觉,那非晚上偷溜进两个孩子的被窝和她们挤在一起睡的觉莫属了。这户人家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五岁,两个孩子每晚都会睡在同一间屋里的同一张床上。我每次都是绞尽脑汁挤进她们之间。有时候倒霉,一不小心弄醒一个孩子,我可能就得吃苦头了。尤其是那个小一点的孩子一肚子坏水,无论多晚,她都扯着嗓门儿大哭大闹:“猫来了!猫来了!”每当这时,那个患有神经性胃病的主人就会闻声而来赶我走,前几天他就因为这件事拿尺子狠狠地抽了我的屁股。

……


展开
目录

序 001

第一章 004

第二章 018

第三章 068

第四章 112

第五章 140

第六章 171

第七章 204

第八章 233

第九章 267

第十章 299

第十一章 34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