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纽带:东学西鉴四百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58216
  • 作      者:
    纪录片《纽带》团队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汉学或中国学,是世界各国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不同文明在西去东来的道路上相遇、相融,而汉学恰似一条纽带,它以独特的方式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纽带:东学西鉴四百年》的宝贵意义在于还原了四百年“世界如何看中国”的问题,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

  这是一场跨越东西的对话,是一段推进人类历史的文化传奇,四百年的东学西鉴历史,以学者的视角,他者的眼睛,还原了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角色。

  四百年前的利玛窦是如何用科学叩响中国大门,为什么说康熙大帝被西方称为“哲人王”?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就可以打倒希腊七贤?汉学界的诺贝尔是谁?《纽带:东学西鉴四百年》都能给你答案。



展开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由央视纪录片《纽带》团队构成。纪录片《纽带》由央视纪录频道投资,北京三多堂传媒承制。三多堂传媒公司公司制作的《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汉字五千年》《晋商》《我们的奥林匹克》《唐之韵》《望海南》《20年20人》等大型纪录片,不仅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也摘得了中国纪录片的几乎所有*高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纽带:东学西鉴四百年》以梳理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生命历程为主,通过对四百年汉学家与中国的交往以及对他们的命运的生动刻画,描摹出汉学(中国学)的产生、发展和变异的宏大历史图景。

  《纽带:东学西鉴四百年》共分为八章,脱胎于文化纪录片《纽带》,云集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位专家学者的思想精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直面汉学(中国学)这门“高冷”学问的前世今生。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不同文明在西去东来的道路上相遇、相融,而汉学恰似一条纽带,它以独特的方式连接着中国与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诞生,当西方遇见东方

  引 子

  汉学或中国学,是世界各国研究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学问。 几百年来,它像一根飘逸的纽带,若即若离,把中国和世界衔接在一起,

  使中国文化不断地流向世界,成为滋养全人类的智慧。用心观察,在西方文 化所有发生转折和突破的节点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如果不是为了寻找中国,哥伦布不会发现新大陆。如果没有活字印刷术,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不会在瞬间席卷西方世界。如果没有火药,中世纪的堡 垒不知何时才能被摧毁。如果没有指南针,人类甚至很难验证,地球是个椭 圆形。

  如果换一个视角看,正是在发现东方、走近中国的过程中,欧洲人,才 一步步发现了西方,发展了西方,进而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那么,这一页,是如何掀开的呢?

  沙勿略的上川岛之盼

  上川岛,广东人的度假胜地, 纬度与美国夏威夷大致相同。

  当地人自认,这里的风景不 输海南岛半分。可很少有人知道, 这里是天主教在中国的一处圣 地。 公元 1552 年, 在葡萄牙人 登占澳门之前,荒无人烟的上川 岛,成为欧洲人在中国唯一可以 短暂停靠的贸易点。

  12 月,海岛迎来了冷冽的北方季风,46 岁的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向 隔海相望的大明疆土喊道:“岩石啊岩石,你何时才能裂开?”

  但“岩石”尚未裂开,他已病逝在这片荒凉的岛屿上。

  澳门利氏学社社长 万德化

  我们知道方济各·沙勿略是耶稣会的创始人。耶稣会士并没有很高的语 言天赋,在用其他语言表达自己观点方面的能力不强,所以学习的过程很艰难,

  但他们的个性、好奇心、对他人的态度,帮助他们打开了很多扇门。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 刘元龙

  方济各·沙勿略当时到日本传教,应该说他是当时耶稣会的创始人之一, 他感觉到日本的整个文化,包括他们的宗教,受中国传统的影响非常大。佛 教在他们的生活中,包括儒家文化,在他们整个观念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他们对于外来文化,持一种排斥态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周振鹤

  很多人就表示疑问 :中国人是不是信了天主教?沙勿略说中国人还没有, 人家就说,你要先说服中国人信天主教,我们也可以信,为什么你们的教那 么好,而中国人不信?

  面对这样的质问,沙勿略无言以对。这使他意识到 :基督教要进入东方, 必须先进入中国。但当时的大明帝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了官方正式 派遣的使节,其他一切外国人,都禁止进入中国。

  沙勿略想尽办法,也只能魂断南海,至死未能踏入中国大陆半步。 “岩石”,何时才会裂开呢?

  罗明坚:会编字典的仙花寺主人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每个站在这里的人在惊艳之余,都会浮想 联翩,想象着它在被火灾烧毁前的气派与辉煌。

  1579 年 7 月,当罗明坚来到这里时,圣保禄教堂还没有最后竣工,鸦片 也还没有成为商品。不过,大三巴旁的码头上,已然呈现出忙碌的景象。

  欧洲人对东方产品的渴望,给葡萄牙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6 年前,在明朝皇帝的允许下,他们以晒货为名,开始在这荒凉的半岛上定居。

  对西方人来说,即使在今 天,方块字也犹如天书一般。

  刚到澳门的罗明坚,既听 不懂中国话,也找不到一个懂 得葡萄牙语的中国人。在写给 耶稣总会的信中,他说 :“因此, 我找到一位老师,只能借图画 学习中文语言,如画一匹马,就告诉我这个动物的中国话叫‘马’。”

  此举在无意中,成了打开中国大门的钥匙。

  澳门利氏学社社长 万德化

  罗明坚非常认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古汉语,对中国的伦理道德也非常 好奇,并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中国人。

  意大利罗马传信修道院博士 马 诺

  所以他一入境,广东的高官,一发现有一个能说好中文的外国人,就跟 他交朋友了。

  罗明坚被破例允许在广州的岸上过夜,因为明朝的海关官员认为“他 是一个有中国文学修养的神父及老师”。而在此之前,所有从澳门到广州进 行贸易的葡国商人及传教士,仅被允许在所属船只上交流和居住。

  1582 年 8 月,罗明坚出版了《天主圣教实录》,这是欧洲人用汉语写就的 第一部布道书。就在此刻,他的身边又多了一个汉语学习者——利玛窦。

  北上中国的道路,变得不再孤单。 1583 年冬,广东肇庆,中国内地 的第一所天主教堂出现在这里。此时距离沙勿略去世,已有 31 年。 这所房子,最初是按欧洲风格设计的二层小楼,为避免当地人生疑,后改 为中式。肇庆知府王泮亲自题写了两块 牌匾:一块悬挂在院门的门楣上,题为 “仙花寺”;另一块是“西来净士”,悬 挂在客厅上方。

  每天早晨,梳洗罢,罗明坚和利玛窦都要一丝不苟地穿好袈裟,逢人便双手合十,自称是来自西方的僧人,希 望以此拉近与中国百姓的距离。

  两个洋和尚,成了肇庆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鸣钟、三棱镜,这些今天看来平淡无奇的器物,在当时,却成了献给中国官员最高端的礼物。而当利玛窦向众人展示自己绘制的世界地图时,文 人士大夫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竟然不是世界的中心!

  法国国际科研中心研究员 詹嘉玲

  有人建议他把这幅地图翻译成中文。于是,他不仅翻译了大多数的国家 名称,并重新绘制,让中国处在地图的中心。

  与此同时,为帮助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罗明坚和利玛窦在这里还编写 了一部辞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语与西方语言对照的辞典。

  1934 年,意大利汉学家德礼贤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发现了这份手稿,并 为其命名《葡华辞典》。“虽然手稿没有封面也没有署名,但根据对纸张笔迹和以南京话为基础的明代官话翻译来考证,可以推测为罗、利二人合编。”

  ……


展开
目录

序一 /严绍璗

序二 /张西平

序三 /杨煦生

1/第一章 诞生,当西方遇见东方

沙勿略的上川岛之盼

罗明坚:会编字典的仙花寺主人

利玛窦:用科学叩响中国大门的使者

金尼阁的遗憾,更是中国的遗憾

卫匡国:17世纪撰写中国史的最佳撰稿人

23/第二章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南怀仁:来自西洋的二品大员

孔夫子的“乌托邦”

去中国,寻找上帝的足迹

康熙大帝:“哲人王”的现世楷模

用理性照亮世界

一部《论语》,可以打倒希腊七贤

伏尔泰:欧洲的良心

47/第三章 抽刀断水水更流

雷慕沙:汉学世界的“鲁滨逊”

马礼逊:用性命编纂《华英字典》

小斯当东:被乾隆接见过的汉学家

儒莲:汉学界的诺贝尔

谁来解剖中国?

73/第四章 抢回来的学问

沙漠中的夺宝竞赛

敦煌,作为一门学问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戴密微:“我们的光芒”

99/第五章 双头鹰,凝视着东方和西方

康熙与彼得,两大帝王的布局

俄罗斯汉学的崛起

“阿翰林”:中国年画的第一个推手

近水楼台先得月

123/第六章 尽天命,以成人事

“西学鸿儒”井上哲次郎

再造中国,大日本帝国的“天命”

把中国当作中国

吉川幸次郎:“我是中国人”

149/第七章 中国学,别开生面

从“汉学”到“中国学”

辉煌的“费正清帝国”

史华慈:一个孤寂的犹太人

173/第八章 文化的基因库

标本意义上的中国经典

永恒的“中国心灵”

高罗佩:文学意义上的“狄仁杰之父”

走向未来的纽带

201/附录 导演手记

有一些地方很少有人知道

欧罗巴印象

记史华慈先生

邂逅伯希和

为什么出发

给汉学家画像

小心翼翼

拖 延

朋友圈

我认识的“理雅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