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寻觅中华.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70773
  • 作      者:
    余秋雨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余秋雨,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现在还担任99读书俱乐部的荣誉董事长。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这里,你将看到中华文明史和文化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娓娓道来,将一条清晰完整的中华文化发展之路展现给我们,帮助我们厘清中华文化的精髓,并深刻理解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硕果的原因所在。叙事宏大、条理清晰、语言精辟,睿智深远。各章后配有精彩点评,或辣或庄或谐,灼见多多,新意比比,富有启迪。
展开
精彩书摘
  重山间的田园 任何一个时代,文化都会分出很多层次,比社会生 活的其他方面复杂得多。你看,我们要衡量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在文化上 的高低,就远不如对比他们在军事上的输赢方便,因为 他们的文化人格判然有别,很难找到统一的数字化标准。但是,如果与后来那批沉溺于清谈、喝酒、吃药、打铁 的魏晋名士比,他们两个人的共性反倒显现出来了。不 妨设想一下,他们如果多活一些年月,听到了那些名士 们的清谈,一定完全听不懂,宁肯回过头来对着昔日疆 场的对手眨眨眼、耸耸肩。这种情景就像当代两位年迈 的军人,不管曾经举着不同的旗帜对抗了多少年,今天 一脚陷入孙儿们的摇滚乐天地,才发现真正的知音还是 老哥儿俩。然而,如果再放宽视野,引出另一个异类,那么就 会发现,连曹操、诸葛亮与魏晋名士之间也有共同之处 了,例如,他们都名重一时,他们都意气高扬,他们都 喜欢扎堆……而我们要引出的异类正相反,鄙弃功名,追求无为,固守孤独。他,就是陶渊明。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重峦叠嶂—— 第一重,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 第二重,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 第三重,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这三重文化人格,层层推进,逐一替代,构成了那 个时期文化演进的深层原因。其实,这种划分也进入了寓言化的模式,因为几乎 每一个文化转型期都会出现这几种人格类型。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因此,深刻意 义上的文化史,也就是集体人格史。不同的文化人格,在社会上被接受的程度很不一样。正是这种不一样,决定了一个民族、—个社会的素质。一般说来,在我们中国,最容易接受的,是慷慨英 雄型的文化人格。这种文化人格,以金戈铁马为背景,以政治名义为 号召,以万民观瞻为前提,以惊险故事为外形,总是特 别具有可讲述性和可鼓动性。正因为这样,这种文化人 格又最容易被民众的口味所改造,而民众的口味又总是 偏向于夸张化和漫画化的。例如我们最熟悉的三国人物,刘、关、张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问的道义色彩而接近 于圣,曹操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间的邪恶成分而接近 于魔,诸葛亮的人格大抵被夸张了其问的智谋成分而接 近于仙(鲁迅说“近于妖”),‘然后变成一种易读易识的 人格图谱,传之后世。有趣的是,民众的口味一旦形成就相当顽固。这种 乱世群雄的漫画化人格图谱会长久延续,即便在群雄退 场之后,仍然对其他人格类型保持着强大的排他性。中 国每次社会转型,总是很难带动集体文化人格的相应推 进,便与此有关。中国民众最感到陌生的,是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魏晋名士对于三国群雄,是一种反叛性的脱离。这 种脱离,并不是敌对。敌对看似势不两立,其实大多发 生在同一个语法系统之内,就像同一盘棋中的黑白两方。魏晋名士则完全离开了棋盘,他们虽然离三国故事的时 间很近,但对那里的血火情仇已经毫无兴趣。开始,他 们是迫于当时司马氏残酷的专制极权采取“佯谬”的方 式来自保,但是这种“佯谬”一旦开始就进入了自己的 逻辑,不再去问社会功利,不再去问世俗目光,不再去 问礼教规范,不再去问文坛褒贬。如此几度不问,等于 几度隔离,他们在宁静和孤独中发现了独立精神活动的 快感。从此开始,他们在玄谈和奇行中,连向民众作解释 的过程也舍弃了;只求幽虚飘逸,不怕惊世骇俗,沉浮 于一种自享自足的游戏状态。这种思维方式,很像二十 世纪德国布莱希特提倡的“间离效果”,或曰“陌生化效 果”。在布莱希特看来,人们对社会事态和世俗心态的过 度关注,是深思的障碍、哲学的坟墓。因此,必须追求 故意的间离、阻断和陌生化。我发觉即使是今天的文化学术界,对于魏晋名士的 评价也往往包含着很大的误解。例如,肯定他们的,大 多着眼于他们“对严酷社会环境的侧面反抗”。其实,他 们注重的是精神主体,对社会环境真的不太在意,更不 会用权谋思维来选择正面反抗还是侧面反抗。否定他们 的,总是说他们“清谈误国”。其实,精神文化领域的最 高标准永远不应该是实用主义,这些文人的谈论虽然无 助于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却把中国文化的形而上部位 打通了,就像打通了仙窟云路。一种大文化,不能永远 匍匐在“立竿见影”的泥土上。P1-5 
展开
目录
总序
重山间的田园
从何处走向大唐
西天梵音
长安的闪电
唐诗几男子
乱麻背后的蕴藏
哪里来的陌生人
总是那么郁闷
到寒舍坐一会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