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学与太极拳:中国人必修的文武之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406541
  • 作      者:
    蓝晟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太极拳不但是一种武术,更是印证国学的修行,许多人虽久练不辍却技艺不得提高,究其根本,是缺失了国学的同步修习。而本书不但提示了这个问题,而且提供了国学与太极拳同修的门径。

展开
作者简介

  蓝晟,心性太极拳编创人,太极文化学者,国学“文武之道”首倡者,河南电视台武术频道“说武论道”节目主讲嘉宾;出版《国学与太极拳》《八卦走转——行走中的修炼》等著作,整理出版恩师王壮弘先生口述《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一书,引起太极拳界强烈反响。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学与太极拳:中国人必修的文武之道》以别开生面的太极拳教程来开释人生哲理,展视国学智慧,让人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存心养性、修心炼性、明心见性,从而超凡入圣达真。对于每个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人来说,有着常读常新的恒久魅力,更是太极拳习练者迈入太极之门的铺路基石。

展开
精彩书摘
  太极拳的徽章
  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多从简化24式太极拳开始入到太极拳之门。然而,从太极思维的角度来分析,目前的简化24式太极拳,有很多遗憾和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现结合太极阴阳理论,略谈简化24式太极拳起势。起势是徽章,代表着这套拳的整个特色;是序言,揭开了一套拳演练的序幕,因此,一定要重视。我们现结合阴阳理论的指引,把简化24式起,单独提炼,使之成为一种庄法——升降庄。反复练之、悟之,可奠定学练好简化24式太极拳(甚至是任何一套拳)之基础。太极拳最重要的理论就是阴阳理论。在杨式太极拳家传的歌诀中,还专门传有《阴阳诀》,其第一句就是“太极阴阳少人修”。确实如此,许多人对阴阳之词耳熟能详,但如何落实到太极拳中,则又支支吾吾,不得其要;也有的人常常借用哲学的语汇来说明,比如,“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然而,对太极拳修炼者来说,这些词汇说得再多,如不应用于太极拳的实践,则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对身心修养和“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帮助不大。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对于太极拳来说,这里所论的阴阳,主要的是从人的生命活动的角度来表述的。人的生命活动不外乎“身和心”两方面,这两方面蕴含着最重要的阴阳关系。心,包含神意气的内容,是为阴;身,包含皮肉筋脉骨组成的动作姿势,是为阳。这其中的阴阳关系为:“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在先,内气催姿势”;“动作姿势”的变化,能酿造出“神意气”的变化来。升降庄是从简化24式太极拳起势改良而来,主要内容来自于铁恩方老师(1913~2011),他十多年前传授给笔者,可帮助我们明了太极拳这个阴阳之理。一、基本站法两脚踩地,先外八字,后内八字,然后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腿自然直立,不偏不倚,脚尖指向前方,没有重心的区别;两臂放松,两肘微微弯曲,指尖向下,掌心对着裤线或微微向侧后;目视前方,似看非看。静心片刻,等待“静极生动”的时机。等内心里边有了杂念,或有了要动的感觉后,两臂马上从体前徐徐抬起,手心向下,指尖向前,肘自然弯曲,抬至与肩平的高度;同时,身体自然缓缓下蹲,两腿自然弯曲,臀部好像坐在一个虚拟的椅子上,尾闾尖指地,头顶百会穴朝上,身体中正,不要前俯后仰。二、进步阶梯
  在两臂抬起和身体下蹲的过程中,感觉应该停下来的时候,就停下来。静止片刻,体会内心的宁静和安详。当内心有了要动的念头时,两臂缓缓落下,身体慢慢直起,返回开
  始的状态。此过程反复多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逐渐知晓一体两面即为阴阳:阴阳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之间是互相依存的,阴阳互为合作,阴阳之间可相互转化,有的时候,其相反状态也是阴阳平衡态的体现。三、特别说明太极拳谱中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的论述,但很多人对“动静之机”不理解,有的人还把这句话给删掉了。王壮弘老师认为:“‘太极者,无极而生’讲的是‘无生有’的‘化生’道理。‘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是讲由‘化生’而带来的‘流行’和‘对待’的道理。”升降庄的关键点也就在于此。要在站庄的整个过程中体会其中“动静之机”的“中”之状态,特别是要锤炼内心中对“动静之机”的时机的把握。具体到修炼过程中,还要体现出拳论中的许多内涵,比如,“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特性,也就是说,两臂上升时,“意在先”,意念先到头顶上方,然后两臂好像被上升的意念给带起来的一般;两臂下落时,“意在先”,意念先到地下数米、几十米的地方,两臂好像被沉下去的意念给牵下来一般。这样锤炼一段时间后,还可变换意念,用“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的理法来催动身体的上下起落(忘记两臂之升降,但两臂依然在升降)。四、作用旨要“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等《太极拳论》中的内涵,许多人并不理解。不理解就会形成拳论是拳论,只是写在拳谱中的纸上玄机;拳法是拳法,并不能融进太极拳的实践中。于是,太极拳就成了肢体动作的运动了,缺少了内功的滋养。这样太极拳和太极拳理论就成了两张皮,脱节了。实际上,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意念的运用。“仰之则弥高”的意念是往上的,而且意念要高远;“俯之则弥深”的意念是往下的,意念要深入地下,好像地下有个深渊一样。升降庄就是贯彻这种理念的训练。太极拳其实打的就是一体两面,因此,升降、沉浮、起落、上下、轻重、高低等内涵要通过升降庄来反复体会。精神不易集中的人,也可多练此庄法。当然,升降庄仅仅是简化24式太极拳的起势。专修我所传承的太极拳,起势则复杂得多,还包括辗转折叠、内外混融、意气流通等等内涵,用语言表达并不太容易,这代表着我所传承太极拳的特色——繁求简,简驭繁,繁简一如。
  ……
展开
目录
上编 太极拳只是拳吗?
——国学之于太极拳的意义—
国学之于太极拳的意
第一章 文武之大道
第一节 国学智慧的结晶
第二节 修身为本的国学
第三节 印证国学的修行
第二章 国学要点必知
第一节 四大资粮
第二节 五大内在素养
第三节 为师之道与做学生的本分
第四节 修炼观
第五节 功力观
第三章 太极拳和国学兼修的学问
第一节 释名及分类说
第二节 九大内涵
第三节 修炼次第
下编 拳中寓国学
——太极拳理法述真
第四章 太极拳功夫锤炼圭旨
第一节 “三理”说
第二节 “三乘”说
第三节 “四松”说
第四节 “十要”说
第五章 太极心法修炼精要
第一节 悟空·如意·金箍棒
第二节 内功心法·密要·精义
第三节 内感·内涵·规律
第四节 修正拳架
第五节 太极拳的十六种练法
第六节 十二字“秘诀”
第六章 神意气为一体
第一节 神:内功的质量梯度
第二节 意:内功的信息导向
第三节 气:内功的物质能量
第四节 内求本具要义略解
第七章 太极拳架的内功熏修
第一节 起势:太极拳的徽章
第二节 摸鱼法:内在感觉的训练
第三节 太极球:内在能量的积聚
第四节 点、线、面、体:太极拳的起手功夫
第五节 神光:太极拳眼观六路的秘密
附录
附录一 答疑解惑(28则)
附录二 生命中的绝响
——恩师王壮弘最后的日子
附录三 蓝晟:文武双修,太极人生
后 记 为有源头活水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