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菜园笔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25051
  • 作      者:
    郗文倩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菜园笔记》中笔记共一百余则,大致按类分为八辑。第一辑姑且称为“细读”,大致是对一些作品和史料的细读分析;第二辑或可称为“博物”,大多是对相关名物词汇的历史内涵进行追溯,属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积累练习;第三辑主要是有关文体和文体学的内容;第四辑则是有关礼俗和民间信仰的话题;第五辑是有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的;第六辑是真正的读书“笔记”,对相关专著专书的内容加以概括、评点和摘记;第七、八辑是关于传统文化的随笔,前者关于节日,后者围绕饮食。
展开
精彩书摘
  《菜园笔记》:
  “理云鬓"与“帖花黄”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里,少女木兰替父从军,十二年沙场出生入死,一回到告别已久的闺房,就急忙“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作者选取“换装”和“梳妆”两个细节来表现木兰渴望恢复女儿身的急切心情,是非常妥帖传神的。
  古代女子为突出其性别特征,一靠着装,即所谓“服”,二靠各种装饰点缀,因此,各类艺术作品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也往往从这两方面着笔。不过在古人看来,遮盖躯体的服装只是主体部分的形象塑造,要想求其完美的艺术效果,还必须顾及上下左右的空间创意,即在头、足、挂饰和飘带等方面多加留意(袁杰英编著《中国历代服饰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而其中,头部的装饰尤其重要,抓住了“首要”,就容易吸引观众和读者的视线。优美的发髻和各种精美的头面部饰物有着各自独特的形式美感,既可突出女子的俊俏可爱、端庄优雅,又能与宽衣大袖的服装形成映衬,增加许多亮点,从而使得整体形象达到完美和谐。汉乐府古诗《陌上桑》正面描述罗敷的美貌就是这样人手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而《木兰诗》中木兰梳理“云鬓”、粘贴“花黄”也都属于这方面的装饰细节。
  “云鬓”,一般解释为像乌云般青黑浓密而又柔软的头发,不过在古代,即便这样美丽的头发也是不能随意下垂披肩,而是要梳理缠绕之后在头上堆叠如云的,因此“云鬓”应当还包含发髻的样式,暗含着造型美感。古代女子发髻样式繁多,形状各异,“云鬓”究竟是怎样的造型,我们不得而知,唐代《簪花仕女图》曾讲述一种“云髻”的梳妆方式,可资参考:先将长发理顺,然后分别向头顶反绾。将额前与脑顶的头发梳成立壁状,左右两侧头发也向头顶集中,再将头后的头发向上反绾,与左右和前面三个方向的长发会合于头顶,呈高高的云髻形状,最后加上簪花等装饰物,使之不易杂乱,同时更显挺拔流畅。不过,《木兰诗》所说“云鬓”或许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未必就指称特定的发型。
  对于女子妆容而言,头部发型装饰是极为重要的。不过,如果和面部装饰比较,它就同样要退居次要地位了,因为人类对于各种服饰的思考和创意,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烘托人体的中心部位——面孔,这才是整个着装修饰的中心。在古人的审美观念里,美丽端庄的发髻、雅致华丽的袄袍裙襦若同一张毫无修饰的面孔相配,也很难称得上尽善尽美,因此,除了描眉、傅粉、点唇等今天还在普遍使用的化妆手法外,古人还在面部贴加“花黄”(又称“花子”“花钿”“靥钿”)等装饰物,或贴于额头鬓角眉梢,或粘在嘴角两颊酒窝处,这种装饰的流行大概就发端于木兰所处的南北朝时期,之后,不同的时代,流行的花色和材质也不同。那么,“花黄”是什么东西?又是用 根据古人的记载,“花黄”是以彩色光纸、云母片、蝉翼、蜻蜒翅、鱼骨、绸罗等为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制成各种形状如花朵、小鸟、小鱼、小鸭等,颜色以金黄、粉红、翠绿为多,然后再用胶粘贴在面上。粘贴花子用的胶相传出于辽东,有很好的黏性,甚至是可以黏合羽箭,不过这种胶以嘴呵嘘就能融化,如此,粘贴和取下就十分方便了。毛熙震《酒泉子》:“晓花微微轻呵展,袅钗金燕软。”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清霜,呵手试梅妆。”都是描绘的这种化妆情形。古代女子面部贴花有时并不只用一个花子,也不仅仅贴在一个地方,有时会在几处同时粘贴不同的花子,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这就十二分地吸引别人的目光了。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徐趋”的讲究
古代的步法
“理云鬓”与“帖花黄”
演绎中的孔子和《论语》
扑朔迷离的“很如羊”
汉武帝的一则求贤诏
作赋是要命的技术活儿
体物的功能美学
《硕人》与本事
被嘲笑的宋人
汪伦的花招

第二辑
中国古代博物观念的两个含义
此陆机非彼陆机
“夔一足”的话题
射覆、射侯和射策
鸟历·虫历
“手如柔荑”的田野调查
枕书的博物随笔
长颈鹿与麒麟
胡子和帽子
古代的木铎及其想象
九子母和鬼子母

第三辑
孔子喜欢哪首《山坡羊》
作为蒙学课本的《论语》
语录
遗令书·放妻书
谤书·投书
凤尾诺·致
成相体与货郎调
祭鸡文、燕窝船和喂猪的娘娘
问答的思维和形式
汉代的“扃书”
汉人喜欢字谜
避复
赋与骈文
黑话版的《出师表》
古代的翻译和译作
谐音的笑话
古今“屁”话
周作人的巧言
实用文中的才子文
汉人依《诗》论汉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文体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

第四辑
卷舌不用
“以死为归”的观念及其他
关于“弄雏”
儒生即术士
没有宗教信仰怎么活?
仪式的心理疗法
汉礼不人寡妇之门
宋玉《风赋》的民俗心理基础
出生的禁忌
洗骨葬
中国社会的结构——涟漪
《山海经》怎么想象?

第五辑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如何做到“了解之同情”
病态的批评态度
怎样研究中国文学:周作人如是说
何为“跳”:关于传统训诂
关于“守正”
常识与莫逆
傅斯年的史料绕口令
理论的意义
徐复观《评训诂学上的演绎法——答日本
加藤常贤博士书》
历史有什么用
“早期中国”的范畴
乾嘉学派的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八股写法
二烦先生整理《四书集注》人名对照表
研究生入门的几点忠告

第六辑
写文代行散
应劭和王充谁更善辩?
《汉文学史纲要》及其他
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
朱渊清自选集《知识的考古》
王元化《九十年代日记》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四本文体学著作
图书如何广告

第七辑
腊八食粥滋味长
立春始觉处处新
万千沉睡待惊蛰
寒食与改火
谁谓荼苦,其味如荠
祈福禳灾话端午
凉茶冰瓜竹夫人
嫦娥应悔偷灵药
年龄的属性
一别生死两茫茫
大雪小雪又一年

第八辑
饮食小道
味道
吃相
如鬼饮食
座次
鲜味的秘密
栈·养
秋补
素食
豆腐
腌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