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基于城市设计实践感悟的总结,却并不随意;基于现有城市设计理论知识的归纳,却并不忽略城市生活实际;基于城市空间美学理论的思考,却并不干瘪。
di一,重新诠释了城市设计的空间层次和城市设计工作的落脚点。引入城市生活空间的概念,从形态空间、生活空间、意向空间三个层面界定城市设计的空间,强调生活空间同其他两类空间的联系。把生活空间同城市要素结合起来,作为城市设计工作的落脚点。
第二,提出了走向开放的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系统。围绕公共空间的“中心、边界、区域、道路、结点、出入口”形成主导设计要素系统,把传统的建筑、街道、广场等众多要素作为辅助要素系统。
第三,从公共空间出发丰富了城市设计方法。
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设计的主体,从城市空间的构成与认识出发,在研究城市空间的内涵、层次、美学特征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演进趋势和系统构成,提出了走向开放的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系统。并通过作者对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实践,结合城市设计项目对广场空间、城市空间轮廓控制、街道、公园绿地系统、水景等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本书展示了张健博士公共空间引领的城市设计实践作品,包括城市滨水区、城市新城区、城市改造区、城市综合体、城市特色区和城市山地区六大块共二十五个设计案例。
本书作为实践性读物,适用于国内城市建设的管理者、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设计师以及从事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和专家学者,也适用于对城市空间设计感兴趣的读者。
第1章城市空间的构成与认识1
1.1城市空间的内涵2
1.2城市空间的层次3
1.2.1城市空间的形态层次3
1.2.2城市空间的生活层次5
1.2.3城市空间的意向层次7
1.3城市空间构成的美学特征8
1.3.1几何构形的统一性9
1.3.2主从分明的统一性10
1.3.3均衡与稳定的统一性11
1.3.4对比与微差的统一性11
1.3.5节奏与韵律的统一性15
1.3.6比例与尺度的统一性16
1.4城市空间与城市要素结合的表现形式18
1.4.1城市空间形态完整的要素结合19
1.4.2城市空间景观艺术的要素结合25
1.4.3城市空间社会占有的要素结合31
1.4.4城市空间文化延续的要素结合33
1.4.5城市空间活力的要素结合35
1.4.6城市空间意象认知的要素结合36
第2章公共空间——走向开放的城市空间39
2.1城市公共空间演进的趋势40
2.1.1西方公共空间的观念演变40
2.1.2现代西方公共空间的兴衰42
2.1.3中国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43
2.1.4我国当代公共空间的实践47
2.2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构成49
2.2.1城市公共空间主导要素系统50
2.2.2城市公共空间辅助要素系统53
第3章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方法67
3.1广场空间的构成要素与设计70
3.1.1广场形态设计71
3.1.2广场空间界定设计74
3.1.3广场主体设计76
3.1.4广场活动设计78
3.2城市空间轮廓控制81
3.2.1第一天际轮廓线——城市轮廓的控制点82
3.2.2第二天际轮廓线——城市轮廓的视角86
3.3城市空间的街道设计86
3.3.1街道空间整体定位87
3.3.2城市街道87
3.3.3中央商业区步行街设计89
3.3.4入口与出口区92
3.4城市空间的公园绿地系统设计92
3.4.1公园绿地空间的功能与作用92
3.4.2公园绿地的分类系统93
3.4.3公园绿地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96
3.4.4公园绿地空间的设计方法98
3.5城市空间的水景设计111
3.5.1水景的作用111
3.5.2水景的基本形式113
3.5.3中外理水手法115
3.5.4现代公共空间水景设计的特点118
3.5.5城市水景设计内容118
3.5.6公共空间水景的类型121
3.5.7水景设计原则124
附 录公共空间引领的城市设计实践——
张健博士设计作品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