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挺进深海之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5217473
  • 作      者:
    刘心成著
  • 出 版 社 :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心成,现任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部委正司级)、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总队长。2009—2012年担任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临时党委书记,组织并参加了蛟龙号从1000米到7000米级海上试验,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世界纪录。2010、2011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感动青岛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年度海洋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蛟龙”号载人深潜事业是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挺进深海之路》以在2009—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临时党委书记的视角全面详细记录了中国载人潜水器1000米至7000米海试的全过程,披露了海试团队的组织过程、上级领导的相关指示要求、海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所不为人知的具体困难及在海试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同时也记录了作者本人的心路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挺进深海之路》:
  11时47分,蛟龙号移动位置后第二次在7059米坐底;12时37分,母船与蛟龙号通信中断。“蛟龙、蛟龙,向九呼叫、向九呼叫……”声学控制室一直不停地焦急地呼叫蛟龙号。指挥部决定立即布放6971应急水声电话通信系统,但仍然没有收到回答。我和刘峰心里非常着急,不时到声学控制室去看看,其实在现场指挥部已经显示得非常清楚,这个举动只不过掩饰一下我们焦虑的表情罢了。虽然通信中断,但是通过母船超短基线可以跟踪到蛟龙号的动态。既然蛟龙号上的超短基线能够发射声波信号,说明蛟龙号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现场指挥部鸦雀无声,只有声学控制室“蛟龙、蛟龙,向九呼叫、向九呼叫”那一遍遍焦急的呼叫声在回响。不知道是哪位记者把现场这一意外情况传到北京,又迅速传到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金建才主任处,金主任马上报告了王飞副局长,又立即报告了刘赐贵局长。北京的领导由于不能全面掌握现场情况,显得比刘峰和我还着急。一直到13时17分,蛟龙号“向九、向九,我是蛟龙、我是蛟龙”的声音传到母船,刘峰、我,还有现场指挥部和声学控制室的所有人员包括记者们几乎同时激动地跳了起来。谢天谢地,没有发生不测事件,看来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原来,傅文韬和唐嘉陵发现蛟龙号前方有一只海参,他俩便互相配合,聚精会神地用蛟龙号机械手抓取海参。由于海参滑溜,他们一次次失败,但没有放弃,终于成功抓取了海参。待他们把海参放入采样篮并盖好盖子,坐下来喘口气时,突然发现与母船通话的话筒不知
  道什么时候掉落在地板上。坏了!他俩立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母船通信中断,母船人员肯定非常着急。在通信功能设计上,蛟龙号每64秒钟会自动将有关信息打包通过声波发往母船,母船收到并解译后显示在各个显示屏上。由于数字与语音都是通过同一套声学
  设备,因此在设计上有一个“语音通话优先”原则。也就是说,通话话筒掉落后,被他们身体压到按钮,触发了语音通话通道,并一直处于通信数据录入状态,数字传输关闭,语音通话接通,可又没有进行语音通话,造成母船呼叫传不下去,蛟龙号信息传不上来,通信中断了整整40分钟。许多人把这一过程叫作“黑色40分”。这个意外事件说明蛟龙号话筒放置的设计存在缺陷。甲板人员虚惊一场。要知道,这是在水下7000多米,蛟龙号载人舱表面承受的压力达到11万多吨,尽管在设计上留有一定安全系数,但这是蛟龙号首次试验潜入这么大的深度,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是存在的。
  ……
展开
目录
2009.7.27-10.24
1000米级海试阶段
海试正式启动
首次领受任务
向九船南下江阴
载人深潜是世界深海高技术前沿
母船首接蛟龙
与两名潜航学员谈话
从我国航天员在太空展示国旗所想到的
与船长谈安全工作
海试临时党委召开首次会议
令人尊敬的一位普通船员
创刊《海试快报》
在海试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江阴起航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的组织机构
研究登船科学家保健和试航员健康检查及心理疏导问题
刚出海就有台风“光顾”
深海科学家的追求与情怀
首潜不顺利
珍贵的38米
船长的担当
A1区—中国载人深潜的摇篮
50米海试成果得到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
奔赴300米试验海区
潜器回收历险记
深海科学攀登的艰辛
红色旗帜的光芒照亮我们进军深海的道路
研究潜器空中止荡问题
临时党委号召“夺取300米海试决战的胜利
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
300米试验首次成功
悦耳动听的摩尔斯码
严格要求
飘扬的红绿丝带
载人潜水器海试的气象保障
领导在北京通过视频观摩海试
潜水器的电力系统
船长给他女儿的生日贺信
一个老工人的感言
决战前动员
在试验区海底留下点痕迹
潜水器电力配电攻坚战
几度“走麦城”
一篇感人的文章
海试领导小组肯定300米海试成果
收到国家海洋局慰问电
开展向蓄电池维护组和徐芑南同志学习活动
抗击16号台风“凯萨娜”
有感于“老兵”一文
国庆节隆重升旗
向九船上的面条
我们用1000米海试的胜利度过今年的中秋节
技术咨询专家对1000米海试的评价
关于“9”的联想
暂别蛟龙
《海试快报》休刊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形成与内涵
返航

2010.5.25-7.23
3000米级海试阶段
再次受命担任海试临时党委书记
召开3000米级海试动员教育大会
墨西哥湾溢油的警示
技术专家高度评价向九船
又一次“走麦城”
紧急抢修
组织指挥海监飞机对海试船舶编队航拍
直奔“主题”
首破3000米
母船
今天是我56岁生日
保持耐心十分重要
一名潜航学员的感悟
一次虽然没有成功但仍有成绩的下潜
从潜航学员到潜航员的一潜
临时党委进行主题党日活动
一次完美的下潜
组织直升机航拍蛟龙号下潜与回收过程
首次冲击3700米失利
第34次下潜美中有不足
发现接地检测报警原因
久违的胜利
共和国不会忘记
老部长的惦念
3000米级海试的最后一潜:3759米
返回江阴
《海试快报》再次休刊
3000米海试通过现场验收专家组验收
海试领导小组高度评价3000米级海试成果

2011.6.24-8.23
5000米级海试阶段
“向阳红09”船的备航
5000米海试出征
临时党委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举行驶离祖国告别仪式
今天包饺子
别开生面的大洋航行运动会
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丰富的海底资源
句号放大就是“零”
离开祖国管辖海域后没有电视看
大海航行靠轮机
到达5000米级试验海区
向九船抓紧5000米试验区下潜准
被迫转移战场
首潜成功但问题不少
国家海洋局领导视频慰问
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首次冲击5000米深度成功
“火线”入党
又创造一个新的下潜深度纪录
大洋上的聚会
再下5000米
“二刘”创一流
5000米级海试的最后一潜
情暖“蛙人”
进行5000米级海试总结
远方来信
来自海底的稀客
炊事班真棒
临时党委表彰5000米海试优秀共产党员
对5000米海试的结论

2012.5.28-7.16
7000米级海试阶段
母港送母船 母船迎蛟龙
领导信任 再次受命
又一次江阴起航
动员教育大会在向九船餐厅举行
“玛娃”拦路
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
为《海试快报》撰稿
到达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
非常珍贵的7000米级海试第一潜
表扬试航员小组
紧张的潜水器维护
原定今天的第二次下潜计划被迫取消
一次漂亮的下潜试验
又一次成功下潜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光荣的团队
今天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部署传达学习中央领导指示精神
给予叶聪、杨波、刘开周三位试航员通报表扬
再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通报表扬潜水器自动控制保障部门
给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感谢信
7062米!中国深度
给予胡震、杨申申通报表扬
组织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海试的最后一潜
致信感谢“海洋六号”船
向九船停靠波纳佩
密克罗尼西亚副总统带领政要登向九船参观交流
印象波纳佩
别具一格的海试大学
构思海试临时党委工作总结
“回家”的感觉真好
激情迸发的晚餐
7000米级海试结论
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