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阅读知南北朝》:
刘裕本为北府兵的一员将领,依靠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通过镇压孙恩、卢循起义,消灭了桓玄的力量,后又大举北伐,逐渐掌握了东晋的实权,并最终于公元420年废晋帝自立,建国号为宋,成为南朝第一人。
1.镇压孙恩、卢循起义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出身破落的低级士族,祖先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后来曾祖刘混随晋室南迁,客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刘裕祖上本为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虽然也有过在朝显宦者,但到其父刘翘这一代时,家道已明显衰落了。刘翘一生仅居郡功曹(郡守属吏)职位,刘裕因家贫不能读书,从小务农,兼做樵夫、渔夫、小贩,又喜欢赌博,还曾因欠赌债被人绑在马桩上整治过,生活过得很艰辛。但这种特殊的经历使他既懂得民众的疾苦,又养成了敢于冒险的性格。长大后,刘裕加人了设在京口的军队——北府兵,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最初为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而正是这支军队,后来成为刘裕争霸天下的最有力的工具。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当上了开国皇帝,所以有人将此称为“寒人掌权”。
淝水之战后,东晋外部威胁暂时消除,孝武帝满足于偏安局面,摄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政刑谬乱,朝中党派林立,互相倾轧,朝政腐败,不断爆发流血斗争。浙东地区赋役苛重,新安太守(又为五斗米道教主)孙泰企图利用传道聚众反抗东晋朝廷,被司马道子诱杀。其侄孙恩逃人海岛翁州(今浙江舟山群岛),聚众百余人,伺机复仇。隆安三年(399)十月,孙恩乘朝廷强征“乐属”(晋廷征调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引起浙东社会骚乱之机,登陆攻克上虞(今属浙江绍兴),袭会稽(今浙江绍兴)。十一月,俘杀会稽内史王凝之,自称征东将军,一时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八郡(今江苏、浙江境)纷起响应。旬日之间,义军发展至数十刀人。晋廷急命卫将军谢琰、辅国将军刘牢之率领北府兵前往镇压。时刘裕在刘牢之手下任参府军事,也随军参战。十二月,刘牢之至吴,义军缘道屯结。刘牢之命刘裕率数十人侦察义军的仃动,正遇义军数千人。刘裕迎上去攻击,率领的人都战死了,而刘裕斩杀了几个头领,使农民军不敢妄动,被呼而逐之,刘裕乘机追赶,又杀伤了数人。刘牢之之子刘敬宣见刘裕久去不返,怕被义军所困,便率兵寻找。却见刘裕一人驱逐数千名义军,众人叹息不已,刘敬宣遂率军出击,大破义军,斩获千余人,又乘胜追击。
义军兵败,孙恩退回海岛。刘裕在其军事生涯的第一次作战中,便十分勇猛,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在军事史上写下了传奇的一笔。
隆安四年(400)五月,孙恩从浃口(今浙江镇海东南甬江河口)登陆,攻克余姚、上虞,进而进攻邢浦(今浙江绍兴东)、会稽,转攻临海,与晋军激战。卫将军谢琰被部下张猛杀死。谢琰的失败意味着东晋士族已无力控制局面。从此,北府兵权尽人刘牢之、刘裕等人的手中。十一月,晋宁朔将军高雅之大败,孙恩军追击至山阴。东晋朝廷大震,再命刘牢之统率北府兵、都督浙东五郡兵对义军反扑。孙恩为避其锋芒,再退人海岛。刘牢之屯上虞,派刘裕守句章城(今浙江宁波南鄞江南岸)。句章城小,士兵只有数百人。作战中,刘裕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当时晋军军纪混乱,士卒暴掠,甚为百姓所苦。只有刘裕所率的部队号令明整,所到之处甚得百姓拥护。刘裕此时已受到刘牢之的赏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