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雷军的创业团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8219952
  • 作      者:
    韩博,王如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关于雷军,读这本就够!
  创业没有时间表,成功就是颠覆世界
  一部写透雷军成功背后秘密和内幕的互联网全书
  一支缔造互联网经济时代商业新模式的霸气团队
展开
作者简介
  韩博,深圳一网天下新媒体联盟董事长,长期致力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技术开发、微商系统的建设以及体验式微营销培训工作。在跨界实战、微商系统建设、产品打造、粉丝经济、微营销等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和一体化的运作方案。

  王如意,一网天下联合创始人;微电商品牌哎袜袜子创始人。长期从事互联网品牌策划和推广、创业团队引导和机制建设等研究工作,在微电商实战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擅长跨界实战、微商系统建设、传统企业向移动电商转型的指导以及微营销培训。
展开
内容介绍
  《雷军的创业团》这本书以金山软件和小米科技的部分重要事件为突破点,分别从中关村时期雷军的伙伴、雷军投资的人、小米的创业团队、小米的员工团队、合作友商、小米粉丝、主要投资者、竞争对手、商业生态同盟等9个方面,多元化地阐述了在林斌、黎万强等人对雷军和小米的成功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理解和展望,并深刻地分析了雷军营造一流团队的御人智慧,众多管理名家的先进理念为依托,图文并茂地、系统地总结了雷军成功背后的秘密和内幕。希望能够为那些正在建设团队文化或者准备创业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匆匆少年的乔布斯情结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身兼三重身份:小米科技创始人、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每一重身份都让他宛若披着一层金灿灿的佛衣,神秘而传奇。
  据雷军的长辈回忆,和许多成功者一样,雷军“幼年时便头角峥嵘,聪颖过人”。少年时代的雷军除了对科技展现出无以伦比的强烈热爱外,还喜欢下棋和读书,对词人李煜也颇有研究,正是缘于他对阅读的热爱,才有了他后来的故事。
  1987年,17岁的雷军为了和朋友们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为了自己孩提时代的科技梦,毅然选择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并从此与程序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武汉大学就读期间,雷军踌躇满志、如饥似渴地吸取着一切知识的营养,每天除了上课便是泡在图书馆里。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一天,一本书和一个人,让雷军明确了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惜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逐。
  影响雷军的这本书叫作《硅谷之火》,讲述的是美国言论自由运动时期,斯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在硅谷发起的一场技术革命,正是这场革命为整个电脑技术带来了空前的变革。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在跌宕岁月中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深深地震撼了还是青葱少年的雷军。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像“乔帮主”那样的探索者,创办一家世界级的企业。
  后来,据雷军回忆说:“《硅谷之火》是王川给我的,印得很粗燥,翻译也和今天不太一样,售价才两块一,但在当时也是很贵的,看得我非常激动。从此,乔布斯给了我一个与众不同的梦想。我知道,我要追寻的东西就是一个世界级的梦想!”
  今时今日,小米科技蒸蒸日上,俨然已经成了继苹果和三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手机供应商,雷军更是被广大小米粉丝热切地称呼为“雷布斯”。而事实上,尽管当初家人和朋友都对雷军抱有很高的期望,但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取得今天这样斐然的成绩。
  在众多朋友的眼中,读大学之前的雷军并不是一个锋芒毕露、过分张扬的人,恰恰相反,从小他便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乖孩子,却在23岁加入金山,40岁成立小米科技,并先后带领金山和小米,在软件界和手机界搅起了滔天波澜,这正是出在乔布斯这个精神偶像身上。
  乔布斯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英雄,一生几经起伏,却从未被困境所打倒。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一出生便被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和颓废派艺术家的母亲无情地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善良的夫妻收养了他。
  少年时代的乔布斯聪明而顽皮,养父母家正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便迷上了电子学。
  19岁那年,刚刚步入大学的乔布斯毅然辍学,成了雅达利电视游戏公司的一名职员,不久后又远渡印度修行佛法,历尽苦头的乔布斯回国后终于安定下来,并在1976年愚人节那天,与长他5岁的挚友沃兹,以及龙·韦恩联手创办了苹果公司。
  1977年4月,美国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在西海岸开幕,乔布斯在展会上争取到了最好的摊位,将苹果2号样机展现在了众人面前,并且一鸣惊人。1980年,《华尔街日报》以全页广告的方式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
  1985年4月,由于与IBM竞争不利,加上乔布斯过于锋芒毕露,树敌过多,苹果公司董事会决议撤销他的经营大权。同年9月,乔布斯含愤离开苹果。辞职后,乔布斯又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继续他的事业征程,而苹果却辉煌不再,走上了下坡路。
  1996年12月17日,濒临绝境的苹果以收购NEXT电脑公司的方式,重新迎回乔布斯,当时的乔布斯个人身价已高达10亿美元。回归苹果后,乔布斯果敢地发挥了执行官的权力,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组董事会,与宿敌微软缔结了震惊一时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交叉授权协议,并且砍去了苹果众多旁支业务,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苹果电脑,并且在1999年推出了第二代iMac,刚一面世就受到了用户的热烈追捧。
  在乔布斯的改革之下,苹果公司在短短一年时间,便由最初的亏损10亿美元奇迹般地转为盈利3.09亿美元,苹果公司的股价也随之攀升到了史无前例的46.5美元,舆论哗然。
  乔布斯成功的源动力在于他对电脑事业的热爱,那种从痴迷到挚爱的执着,正是感染和影响雷军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乔布斯对于雷军的影响是无比深刻的,甚至,在小米从产品创造到销售运营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都能发现苹果的影子。而在雷军为人处世,尤其是交友和经营企业等方面,我们也都能依稀看到乔布斯的影迹。
  ……
展开
目录
第1章 职场朋友——聚首中关村,用生命去追逐
奋斗是青春少不了的主旋律,朋友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雷军就是一路从大学到金山,从电子街到中关村,一路奋斗着,一路结交着,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实现梦想的道路。
匆匆少年的乔布斯情结 2
程序员兄弟的草根创业 5
来自求伯君的深情邀请 9
不离不弃,雷天王重振金山 13
与道友高春辉的二次革命 18
走在卓越路上的守望者 23
临危受命,雷军再救金山 27
第2章 风投哥们——化身带头大哥,投资自己人
移动互联网的微风刚刚吹到中国时,雷军就已经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所在,这不仅得益于他自身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更源于他对朋友的慷慨投资。只为朋友,不为利益,反而让他收获了更多。
用关爱孵化创业者的梦想 34
慧眼如炬,救活UCWEB 39
100万美元成就李学凌和多玩 43
因为信任,所以投资陈年 48
施援孙陶然,投资不只是投钱 53
联创顺为,帮创业者顺势而为 58
赔一两百万,也不能赔一个朋友 63
第3章 创业伙伴——找到追逐梦想的明星团队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团队和产品的重要性是对等的。没有优秀的团队,再好的理念也无法得以实现,企业也难有成功可言。雷军为小米所打造的“梦之队”,正是推动小米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站在风口做手机,雷军顺势待发 70
出谷歌入小米,林斌的梦想起航 74
找对方向,两句话搞定黎万强 78
林斌牵线,黄江吉放弃微软 82
用梦想和挑战召唤洪锋与刘德 86
12小时长谈,周光平终登旗舰 91
合伙制代替雇佣制,大家投资做小米 96
雨果·巴拉,小米国际化的最佳拼图 101
第4章 工作团队——把自己逼疯,在极致中升华
什么样的团队是一个好的团队?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好的员工?雷军一直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小米的员工们正是在不断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为小米打造出了一款款极致的产品,也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我。
招人的第一要点是要有责任心 108
用职业者的身份思维和执行 113
团队的最佳状态是产品的极致 118
人才是招来的,技能是逼出来的 123
组织结构扁平化,充分解放团队 128
先做好小米粉丝,再去做小米员工 133
用环境赋予小米人一流的工作气质 138
用利益激发员工的终极热情 142
第5章 合作友商——用利益共同体赢得高效合作
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对局中充斥着各种竞争与合作,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合作往往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优势互补,从而更具竞争力。朋友多了,路好走。
创业维艰,难以忘怀的供应商之痛 150
结盟中国联通,开拓双赢市场 154
连线微软,让小米功能更逆天 158
猎豹移动IPO,雷老板带头救驾 162
联姻腾讯,要和巨头做朋友 166
携手索尼,竞争者也可以合作共赢 170
58同城与小米,晨跑跑出来的友谊 175
第6章 小米粉丝——陪伴小米成长的梦想赞助商
雷军说,贴合市场和用户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走群众路线”,小米更是在互联网中走出群众路线。作为支持小米成长最主要的生力军,每一个米粉对于小米来说都是最珍贵的礼物。这是一个偶像的时代,也是一个粉丝的时代。
小米——守护灵魂,为发烧而生 180
小米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米粉 185
可怕的参与感,10万人帮忙做研发 189
米粉同心,共建小米服务之家 192
放弃上帝思维,把用户当知心朋友 196
不仅要大放福利,还要让粉丝拥有特权 200
借力多元平台,拓展粉丝军团 205
第7章 资本大鳄——与互联网创投大佬的合作
互联网创业离不开投资与被投资,这不仅是一个资本来去流通的过程,也是资本背后的企业和企业家相互选择、彼此合作的过程。
接受Robin Chen,拒绝扎克伯格 212
刘芹——雷军投资路上最忠实的伙伴 216
米尔纳和雷军,谁是鱼谁是渔翁? 220
云有情雷有意,阿里与小米的深度交集 225
结盟史玉柱,分享在线教育的“大蛋糕” 229
依然是在线教育,盟友换成了沈南鹏和徐小平 234
第8章 竞争对手——感恩对手,无竞争不成长
竞争最能唤起一个人的意志,也最能激发一家企业的潜能。小米就是在不断的竞争当中茁壮成长起来的,逐渐地将缺点与不足打磨下去,实现了自身的蜕变。
追逐乔布斯,从仰望到超越 240
斗法周鸿祎,在相敬相杀中成长 244
明珠应悔,加速的小米家居O2O布局 249
PK乐视,侵权给雷军上了重要一课 254
感恩马化腾,微信让米聊在纠错中成长 258
致敬余承东,华为是激活小米的一条鲶鱼 262
第9章 商业同盟——雷军系深度布局小米生态圈
互联网企业的扩张不受时空的限制,唯有形成系统才能谋求长久的生存与发展,未来的常青企业必然是一个个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小米加强对自身生态圈的布局,不仅助飞了很多企业,也让自己的飞翔省了许多力气。
洪锋的野望,让小米手机连接一切 268
引进唐沐,用小米路由托起智能家居 273
召唤陈彤,以内容投入串起生态链 278
投资多看科技,为生态也为王川 283
软/硬件+操作系统,黄汪助飞小米 288
联手陈升,云计算支撑产业链条 293
挖人巴慕达,小米系开启健康时代 29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