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夏国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510716
  • 作      者:
    胡玉春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胡玉春,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北方民族史研究,历史学博士。主持完成“铁弗匈奴及大夏国史研究”、“十六国北朝部族研究”等国家课题二项,参与完成“内蒙古通史”、“草原文化史论”等国家课题五项、自治区级课题六项。发表《独孤部族源考》、《赫连夏地方“州”、“镇”考》、《草原文化高峰期问题研究》等论文近三十篇。论文曾获得“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二等奖;第十届、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论文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铁弗匈奴是内迁南匈奴与鲜卑融合后派生和重组的新部族。在发展过程中,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也吸收了其他非血亲部族成员。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一系在铁弗匈奴形成初期和发展过程中成为其核心家族,世承首领之位且是部族中可考的家族谱系。公元407年,这个家族中的成员赫连勃勃以朔方为中心建立了大夏政权。由此,铁弗匈奴由部落组织的社会形态转变为政权形态。公元431年,大夏被吐谷浑所灭,政权存在25年。在此期间,大夏政权针对当地客观条件发展经济,建都城,定官制,并且与十六国时期的许多政权多有交往,建立了疏密不同的关系,成为那个时期诸政权中影响颇大者之一。
  《大夏国史研究》研究的主要对象即为铁弗匈奴部族演变及其所建大夏政权的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夏国史研究》:
  (一)为什么要实行“胡汉分治”?
  “胡汉分治”在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政权中可以得到广泛的推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民族环境有密切关系。
  首先,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十六国时期,各民族纷纷南下,在长城沿边的农牧交错带或者进入长城以南建立割据政权。这些民族在建立政权后,其原有文化植根的地理环境发生了改变。大量的游牧民族迁徙到了半农半牧地区或者更南部的农耕文化区内。为了适应民族成分和生活方式复杂的新区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各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必须修改自己的社会机构,选择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展开多样化的活动,以增强他们在较大地域中的适应能力和统治能力。这一时期,匈奴、乌桓、鲜卑、氐、羌等民族或相继或同时出现在北方边地与农耕民族杂居。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元素很快融入到了文化中去。在初期,来自北方民族的统治者们从表面看来似有与中原的妥协,或者表现出将两种文化杂糅并用的态度,于是汉族文化在北方民族的政权中被提倡起来,而其本身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边地上的北方民族已经认识到在两种文化的边缘地带建立永久的本民族的文化模式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都在试图调和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经济形态领域提倡并支持农耕与游牧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政权建设方面实施二元制,即“胡汉分治”。在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各统治集团希望通过这些适应性的改变尽可能获得更多民族的支持。
  其次,民族杂居与民族融合的社会状况。在经过了东汉到西晋末年民族迁徙的大变动后,各民族在北方地区的分布呈现出割地而据又犬牙交错的杂居格局。西晋初年郭钦上书所说:“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⑦江统在《徙戎论》中也提到“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①而匈奴五部人口又“过于西戎”,“倍于氐羌”。⑦这些记载,可以反映当时北方民族大迁徙的规模与数量,民族迁徙的浪潮呈汹涌之势。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许多本族人口脱离了本土,各族部落而居的社会形态逐步瓦解,生活习惯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在同一地域内交错杂居,他们之间的隔阂和差异性逐渐减少。《晋书》卷102《陈元达载记》所记,此人为匈奴出身的儒者,在出仕前赵之前,过着“常躬耕兼通书”的生活。对于匈奴人来说,能够达到这样的修养绝非短时间可以实现的。在北方民族政权的统治阶层中,也有许多人接受了中原传统的儒学教育。例如汉国的建立者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③;前赵的建立者刘曜致力于儒学普及,“立大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以下十三以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还朝贤宿儒明经敦笃学以教之”④;前秦时期优礼耆老,修尚儒学,大兴学校,考学生经义,汉文化盛行一时;后秦更是“学者咸劝,儒凤盛焉”。可见,内迁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领域内都发生了变化,其本民族的精神活力被削弱。“胡汉分治”政策正是在民族大融合环境下,各民族主观意愿在客观形式的驱使下出现的过渡方案,为民族差异性、发展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再次,民族矛盾使然。胡汉民族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接触必然会带来社会各领域的矛盾和冲突。西晋末年,北方各民族的反晋斗争声势浩大。在这个过程中,胡汉之间的矛盾对立尖锐,北方地区遍布着民族屠杀的阴霾。各民族的发展态势和各民族之间复杂关系的调和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在建立政权后面临的重要问题,制定对于当时社会环境有效合理的政策是其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采取与汉族较发达社会相适应,又符合游牧民族军事贵族利益的统治方式,是十六国时期民族政权在政治领域最为突出的特点。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二、研究情况概述
三、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四、专有名词

第一章 铁弗匈奴及大夏政权基本史料考辨
第一节 三部正史中的专传及《太平御览》
一、《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及其他相关传纪
二、《魏书·铁弗刘虎传》及其他相关传纪
三、《北史·夏赫连氏传》
四、《太平御览·偏霸部》
第二节 后出之史籍
一、《十六国春秋》及其版本
二、《资治通鉴》
三、其他
第三节 地志史料
一、《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志》
二、《十六国疆域志》

第二章 南匈奴与铁弗匈奴之族源关系
第一节 南匈奴依附东汉及其社会变革
一、东汉统治下的南匈奴
二、南匈奴社会的变革
第二节 铁弗匈奴族源考一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
一、去卑与刘猛
二、关于去卑为东汉沛献王之后的说法
三、胡父鲜卑母混血种
四、刘元海之族

第三章 铁弗匈奴部族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铁弗匈奴先世历史概述
一、三世五主的历史
二、独孤部和宿氏
第二节 铁弗匈奴迁居“朔方”考
一、两汉朔方郡地望
二、铁弗匈奴迁徙朔方

第四章 勃勃及其建立的大夏政权
第一节 大夏政权建立的历史条件
一、人口基础
二、地理空间的原因
三、社会环境的压力
四、民族复兴的要求
五、外部支持
六、勃勃的个人才能以及家族骨干的力量
第二节 多视角审视下的赫连勃勃
一、残暴嗜杀的个性
二、民族同源与大一统的思想内涵
三、文治与武功

第五章 大夏国政治制度考
第一节 政治体制的封建化表现
一、关于“胡汉分治”
二、“窃先王之徽号”
第二节 大夏政权职官设置
一、中枢文官
二、武职官员
三、大夏官制特点

第六章 大夏地方行政建置考
第一节 大夏“九州”考
一、地方行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二、大夏之“九州”
三、大夏不立郡县
第二节 大夏设置军镇考
一、军镇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大夏设置军镇的原因
三、大夏军镇的基本情况
四、护军制
第三节 大夏政权的城镇
一、大夏在扩张过程中占领的重要城镇
二、大夏新筑和新置的城镇

第七章 大夏社会经济状况探析
第一节 农牧经济和手工业
一、农业
二、游牧业
三、官府作场以及手工业形态
第二节 “大夏真兴”钱及相关问题
一、铸造年代
二、是否流通
三、“大夏真兴”钱的特点
第三节 大夏人口问题初探
一、人口数量估测
二、统万城及其周围人口状况
三、大夏政权的人口结构

第八章 铁弗匈奴及大夏与周边民族和政权的关系
第一节 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的关系
一、铁弗匈奴和拓跋鲜卑
二、大夏和北魏
三、铁弗匈奴败于拓跋鲜卑探因
第二节 大夏与关中诸政权的关系
一、从臣服到兼并一大夏与后秦的关系
二、大夏和东晋、刘宋的关系
第三节 大夏与河西、陇西诸政权的关系
一、赫连勃勃时期与河西诸政权的关系
二、大夏与陇西政权的敌对关系

第九章 大夏的文化及遗存
第一节 文化索迹
一、《大夏史》
二、宗教和艺术
第二节 《统万城铭》
一、《统万城铭》校注
二、《统万城铭》的作者
三、《统万城铭》中反映的铁弗匈奴对族源历史的诠释
第三节 关于统万城的几点思考
一、统万城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统万城的几点思考
三、生态环境变迁折射出人类活动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十章 铁弗匈奴的消亡
第一节 大夏政权灭亡的原因
一、十六国国祚短促的共性原因
二、大夏政权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节 后世代表人物及其散居情况
结语——从铁弗匈奴的发展历程看北朝社会发展的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以朝代先后顺序排列)
二、论著(以版本时间为序)
三、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序)
四、未刊稿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