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变迁及改革展望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83779
  • 作      者:
    胡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平,女,1971年9月生,浙江嘉兴人。浙江大学哲学硕士,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嘉兴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先后发表《失地农民的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土地换保障”征地模式下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的现状及思考》《城乡发展一体化视阈下嘉兴“农转非”人员就业影响因素与社会政策研究》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参与省部级课题四项、其他各类课题十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变迁及改革展望》的研究主题是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及政策的规范与完善。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变迁及改革展望》以制度变迁的视角考察中国的农地征收制度,分析现行农地征收制度的形成、路径依赖、固化乃至变革等问题,解释现有的征地制度框架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根源。通过对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嘉兴模式”的实证研究,分析其在农用地征收与宅基地征收方面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总结试点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推广意义。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变迁及改革展望》还对若干国家及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进行文献研究与比较分析,将其有益经验与中国农地征收制度改革相结合,提出了今后农地征收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及未来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变迁及改革展望》:
  当制度需求和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即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满足人们的制度需求时,制度变迁就会发生,制度变迁就是制度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由于制度变迁的目的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制度效益,就这个意义而言,制度变迁实质上是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制度变迁发生与否取决于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只有在人们对制度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有推动和实现制度变迁的动力,新的制度安排才可能产生。
  决定制度变迁路径的力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收益递增。利益最大化是人的行为动机和导向,人们总是依据成本一收益分析来权衡和选择制度安排。因此,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收益递增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二是不完全市场。由于市场是复杂的且信息不完全,制度变迁不可能完全按照初始设计的方向演进,可能因偶然事件改变其变迁的路径和方向。因此,在一个不存在报酬递增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世界,制度是无关紧要的;但只要存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制度就会显示出其重要性,自我强化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已有研究回顾与综述
三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制度架构
一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关系与制度安排
二 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历史变迁
三 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制度架构

第三章 现行农地征收制度的实效分析及改革思路之辩
一 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问题分析
二 现行农地征收制度的实施后果
三 征地制度改革的思路之辩及模式选择

第四章 “嘉兴模式”之“土地换保障”
一 “土地换保障”的制度环境
二 “土地换保障”的制度变迁
三 “土地换保障”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嘉兴模式”之“宅基地换住宅”
一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及法律缺位
二 嘉兴市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征收的制度安排
三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利益博弈与平衡

第六章 若干国家和地区土地征收制度的比较研究
一 欧美国家土地征收制度的设计及比较
二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征地制度设计及比较
三 土地征收制度的经验特色及借鉴意义

第七章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方向及未来趋势
一 征地制度改革的阶段进展及现实困境
二 征地制度改革的分层推进与理论构想
三 征地制度改革的利益博弈及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