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空间演化互动机理研究:基于国际前沿经济理论的运用:based on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efront of economic theory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763280
  • 作      者:
    黄森,呙小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和合理布局,能够引导地区之间旅游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这对消除中国地区间旅游经济差异,促进其快速、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背景,本书将从空间视角来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把握两者当前发展特点及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森,男,四川乐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政府涉外研究智库“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渝新欧”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研究所所长。对于旅游经济,区域经济及产业集聚化等问题给予了长期关注,陆续在这一相关领域研究发表了近20余篇核心、Q威期刊论文,其中一篇文章入选了第九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并被人大资料复印转载。作为主编出版《“渝新欧”沿线国家发展报告(2016)——国别贸易效率评价与比较》蓝皮书一本。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为更好的从空间视角来把握两者之间的经济规律,本书首先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外围”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三地区空间经济学模型,将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中进行数理分析;然后基于理论分析结论,分别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等多种国际前沿分析法,来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实际影响;最后,本书再基于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建设,并最终推动中国旅游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增长。

展开
精彩书摘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经济活动之一,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加速人类社会群体间生产资料的循环运动速度,是为了方便劳动力以及生产资料空间位移活动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通过交通基础设施,人类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实现资金、物质和人员的空间流动,以此来协调不同区位间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克服了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差异,使得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没有局限在一个固定空间内进行,保证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和维持。倘若没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不但区域间的社会经济活动无法紧密联系,甚至人类生产活动自身也有可能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交通基础设施虽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却是实现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


世界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的起始时间大致可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人类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和运输化的兴起,使得欧美各国交通基础设施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当时涌现出的运河网建设高潮就是一个明显例子。运河网的建设不但推动了地区工业的集中和经济市场的拓展,同时也标志着由交通基础设施孕育的沿海和沿通航河流经济带的诞生。到了19世纪初期,英国斯托克顿到达灵顿和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运营铁路接连顺利通车,则标志着欧洲大陆从此进入铁路建设时期。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端,美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修建。在19世纪末期,美国先后修建了四条横贯大陆的铁路,这使得美国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世界铁路总长第一的位置。铁路网的完善极大拓宽了采煤业、钢铁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一系列“临站型”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在铁路沿线,特别是铁路枢纽地区陆续建成,极大地推动了铁路交通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汽车的普及又为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这一时期,高速公路以及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的普遍推行,使得公路网的密度远高于河运和铁路的密度,地区经济发展机会也随之扩大。而随后近十几年间航空业的崛起,又使得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纷纷扎堆于大型国际航空港附近,这一系列动作再次推动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产业经济布局的形成。以上种种事实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周边地区经济全面、高速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


在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变革同样也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影响。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旅行游览活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无论是徒步旅游,还是利用其他交通方式旅游,旅游与交通都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没有交通就不存在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通方式也在不断的革新向前,从古代的人力车和马车到近代的蒸汽机车,一直发展到现在的高速交通方式飞机和高铁,其实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革,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促进了人们外出的欲望,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看世界的范围。也就是说,每次交通方式的新发展、新突破,对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旅游活动自古就有,但是由于古时交通极不便利,旅游就缩小在很小的范围之内,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开始于近代,即随着蒸汽机车、轮船、汽车、火车的发展,旅游活动才逐步兴起。直到19世纪中期蒸汽飞机的出现,才有了现代旅游业,这充分说明了交通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快速列车的发展,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高速铁路,都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条件。交通是旅游的基础和前提,它的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深受人们欢迎和喜欢。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交通的地位日益重要。火车是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工具,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自从在英国问世以来,一直在不断提速,不断发展。尤其是1964年10月1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着人类交通运输发展的新突破,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时代的到来,毫无疑问,高速铁路成为继飞机之后又一次改写世界运输史的重要交通方式。火车也是旅客外出较为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但是在客运方面,飞机和轮船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客运份额比重较小,不具典型性。汽车作为人们外出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以其直达性和灵活性优点占据市场客运量的主要份额,随着近些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的改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洛阳公路系统不断健全和完善,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延伸,再加上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更是拉近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乘坐这些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外出旅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总之,在旅游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旅游交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越来越深远。


视线回到中国,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中国各省市之间的旅游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现已逐渐形成了多个大小不等、连续发展的旅游经济活跃带。这些高度密集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的形成,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不断挖掘出更具潜力的国内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逐渐改变了中国各省市原有的旅游经济空间发展模式。


当然经济发展差异化(旅游经济同样存在差异化)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而这一现象也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区域经济研究学者的目光。以克鲁格曼、藤田为代表的空间经济学派在考虑了空间因素后,从集聚化和规模报酬递增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化问题时,指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好坏对地区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有着显著影响。另外一些持相同观点的学者也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支撑和保障作用,高质量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能够改变区域经济原有的发展模式及产业空间布局,能够降低区域之间的贸易成本,打破区域贸易壁垒,提高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速度,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增长,有助于地区间经济差异的消除。由此,在以上观点基础上,本书可以认为:旅游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及有效建设,将很可能成为消除地区间旅游经济差异,促进区域间旅游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项重要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总是与它周边的事物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任何具体活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进行的。因此任何区域经济活动不仅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而且在空间维度上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区域经济数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和旅游经济数据)都存在空间效应,即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因此在讨论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时,将空间要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很有必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从空间视角来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把握两者当前发展特点及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


112研究意义


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和合理布局,能够引导地区之间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这对消除中国地区间的旅游经济差异,促进其快速、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书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两者相互作用机制,准确把握两者内在作用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拓宽了理论分析视角,有利于相关研究的完善。


一方面,本书以空间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相互作用模型,同时着眼于中国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修正传统回归模型等来进行定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相关理论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本书运用三阶段DEA法剔除环境因素影响,测算出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经济综合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其的影响,这不但为改进、提高中国经济效率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也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因此本书从空间经济视角来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影响,既是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研究理论的丰富,也是对旅游经济相关研究理论的扩充。


(2)空间视角下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制定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建设和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理论参考。


中国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已然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这不仅影响到地区经济的稳定,而且还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想要尽快而且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除了依靠给予落后地区大量投资和优惠政策支持外,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失为主要手段之一。当然,任何政策措施的制定都需要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和理论研究,尤其是像交通基础设施这类资源耗费极为巨大的领域。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旅游经济已然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政策的制定不能只考虑自身建设要求,更要考虑与其紧密联系的其他要素的发展情况,例如,沿线地区之间旅游经济实力差距的大小、经济要素的流动情况以及整体区域旅游经济最终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换句话讲,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政策的制定不但关乎自身,也会对旅游经济增长、旅游经济效率改善以及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本书从空间视角来研究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相互作用现状,不但能够为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全新的理论支撑,而且对缩小地区旅游经济差异,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在理论研究部分,以空间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的三地区数理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在实证研究部分,则是以理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为基础,同时收集了近段时间里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相关面板数据,从多重角度来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实际影响。


具体来讲,本书的研究内容可划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第1章,绪论。该部分首先对本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讲解,其次对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分别进行了阐述。


第2章,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该部分首先对本书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旅游经济及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经济两者之间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3章,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修正“中心—外围”模型。该部分以新经济地理学(也称为空间经济学)中的“中心—外围”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交通基础设施将三个独立地区从空间上联系起来,进而构建出全新的三地区旅游经济空间模型。然后通过对该体系进行仿真分析和模型推导,从理论上深刻解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内在作用机理。


第4章,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4章主要是考察2001—2011年间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模式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而第5章则主要是研究11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综合效率的直接总效应和空间外部总效应。因此,本书在第4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11年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而第5章则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11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该部分首先以空间集聚理论为基础,归纳出现阶段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其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以详细考察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中各因素在推动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作用。


第5章,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综合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结合。该部分首先基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特点,构建合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三阶段DEA法)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对2001—2011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经济综合效率进行测算;其次基于综合效率测算结果,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从空间外部效应和直接效应多重角度,深入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旅游经济综合效率的实际影响。


第6章,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化的优化对策设计:区域一体化。该部分首先基于前文研究结论得出当前旅游经济差异化空间集群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整体旅游经济增长协调,然后借鉴当前个别省市成功的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成功案例,再结合前文理论研究结论,分别从交通基础设施、旅游经济空间打造以及配套政策三个层次提出了优化我国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化的对策及建议。


第7章,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该部分首先对全书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其次指出本书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交通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交通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
2.1.2 交通基础设施的国外研究现状
2.1.3 交通基础设施的国内研究现状
2.2 旅游经济及区域收敛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旅游经济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2 区域经济收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
2.3.2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修正“中心-外围”模型
3.1 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回顾
3.2 三地区空间经济模型的构建
3.2.1 模型的基本假设及框架
3.2.2 引入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三地区旅游经济模型
3.2.3 三地区旅游经济空间模型的完善
3.3 三地区旅游经济空间模型的推导分析
3.3.1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两地区
3.3.2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三地区
3.4 本章小结

4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4.1 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回顾
4.1.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4.1.2 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回顾
4.2 空间计量模型原理及指标构建
4.2.1 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原理
4.2.2 空间计量相关指标构建
4.3 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4.3.1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检验
4.3.2 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经济综合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结合
5.1 效率的概念界定
5.2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经济综合效率测算: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5.2.1 三阶段DEA模型原理
5.2.2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经济综合效率测算指标构建
5.2.3 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经济综合效率测算
5.3 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旅游经济综合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
5.3.1 空间面板计量指标构建
5.3.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5.3.3 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旅游经济综合效率影响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化的优化对策设计:区域一体化
6.1 旅游经济一体化现有案例
6.1.1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案例分析
6.1.2 珠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案例分析
6.2 促进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6.2.1 交通基础设施层面的政策建议
6.2.2 旅游经济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6.2.3 配套设施层面的政策建议

7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