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思考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59185
  • 作      者:
    邓力平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思考》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税收的发展,展望了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对我国财政税收的新要求。作者将多年形成的中国特色财政税收理论体系归纳为“五位一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税收,可以从“基本制度、运行机制、发展动力、所处阶段、涉外程度”五个方面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少具有五个重要特征,即“坚持了社会主义、用好了市场经济、持续着改革能量、仍处在初级阶段、参与了全球进程”,而对应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税收就应该具有国家性、公共性、发展性、改革性与统筹性五个标志,就是国家财政(税收)、公共财政(税收)、发展财政(税收)、改革财政(税收)与涉外财政(税收)的统一。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思考》:
  一是对“地方债务余额”的确认。 按照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要求,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单位共同制定了对地方现有债务的清理鉴别方法,组织全国各地对至2014年年末的地方存量债务进行清理鉴别和核查。经清理核实,2014年年末的地方政府债务15.4万亿元。 这些债务余额(存量)加上201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2015年地方债务新增限额0.6万亿元,合计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万亿元。 二是对“地方债务余额”的“认账”。15.4万亿元的地方债务余额都是在新预算法实施前举借的,对于这些事实上地方运用发展财政理念、采用各种发展财政方式而形成的债务资金,对其历史作用必须辩证地看。 正如国务院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这部分债务资金在弥补地方财力不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自然灾害、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地方举借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财政部的报告中比较详尽地列出了其中的重要内容,第一类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提供资金支持”。在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分别通过发行国债并转贷地方政府、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多方筹集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筹措政府债务资金用于灾后重建,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实施。 第二类是“为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截至2014年年末,地方各级政府投入教育、医疗、科学文化、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民生方面的债务余额达2.9万亿元,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债务余额达0.4万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推动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类是“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截至2014年年末,在地方各级政府债务余额中,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6.6万亿元,占43%;用于土地收储1.7万亿元,占11%。 这些债务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地方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轨道交通、道路桥梁等市政项目建设,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利于增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如前所述,这些债务在总体上与原预算法中不允许地方列赤字、不允许地方发债的法律规定不吻合,“其中一些举借方式不尽规范”,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财政风险问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五大特征”基本框架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的理解
第二节 “坚持方向、把握本质”:中国财税的国家性
第三节 “市场基础、准确定位”:中国财税的公共性
第四节 “立足国情、促进发展”:中国财税的发展性
第五节 “持续改革、推进法治”:中国财税的改革性
第六节 “统筹内外、服务全局”:中国财税的统筹性

第二章 在新时期中坚持我国财税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一节 坚持我国财政的社会主义方向:国际政治视角的分析
第二节 共筑“中国梦”的财税思考
第三节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社会主义财税方向

第三章 探寻财政国家性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的认识
第二节 探寻新时期财政配置职能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对新财政平衡观的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

第四章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下的财政公共性
第一节 从公共财政到财政的公共性
第二节 中国特色财政公共性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的财政发展性
第一节 探索发展财政在新常态中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新常态下的积极财政政策运用:中央赤字与地方债务
第三节 对新时期发展民生观的再认识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逻辑下的税收定位
第一节 “立足税收,走出税收”:服务大局的中国税收定位
第二节 “适应新常态,迈向现代化”的中国税收
第三节 新发展理念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税收定位

第七章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财税发展
第一节 新预算法:中国特色财政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法治性形式
第二节 税收现代化呼唤着税收理论的现代化
第三节 落实税收法定与坚持依法治税的中国道路
第四节 预算确定的税收任务与科学任务观
第五节 具有服务保障的税收征管:依法征管与纳税服务的新统一

第八章 新时期中国大国财政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特色大国财政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对大国财政理念与实践的再认识
第三节 当前大国财政研究的思路比较与未来展望

第九章 统筹内外两个大局的中国大国税收
第一节 牢固树立“内外统筹的税收观”
第二节 跟踪四大进程,构建统筹税收
第三节 从“现实版”到“升级版”的中国特色国际税收
第四节 树立大国税收理念,推动国际税收合作
第五节 大国税务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运作

附录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与对新预算法的认识
附录二 关于编译出版《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回顾
重要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