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特大型城市耕地保护体系建设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25931
  • 作      者:
    胡国俊主编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特大型城市耕地保护体系建设与实践》特点:
  一是视角新颖。该书深刻认识到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来说,耕地不仅是日常需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生计的重要来源、农耕文明的物质支撑,还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形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系统。书中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耕地非农化压力持续加大、补充耕地的潜力越来越小的总体趋势下,要改变传统的耕地保护观念和耕地利用方式,统筹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和文化“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应更加注重发挥耕地在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应急生产、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等方面的功能,全面提高特大型城市耕地保护工作的综合效益。
  二是逻辑体系严密。《特大型城市耕地保护体系建设与实践》着重于耕地保护体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耕地保护的研究常见于模式、制度等方面,而本书从耕地保护的体系构建及完善的视角进行研究,既包含耕地保护的理念提升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又包括政策制度设计的创新探索,最后还以实践案例进行验证,研究内容丰富、系统性强。
  三是实践操作性强。《特大型城市耕地保护体系建设与实践》对上海近年来在耕地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不乏创新做法:例如在耕地质量评定中,如何考虑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新增耕地认定等日常管理中的应用;又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分层次分类别落实长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发挥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多种功能;再如在管控措施上,对如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设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和设想;同时,本书还对上海在郊野公园建设中土地综合整治进行了总结。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国耕地保护以及特大型城市耕地保护概述
第一节 耕地及耕地保护
一、耕地的内涵
二、耕地的特点
三、耕地保护
第二节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目标和发展历程
一、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
二、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 现阶段特大型城市耕地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特大型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二、建设用地的蔓延和挤占
三、耕地土壤污染问题
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耕地非粮化
第四节 特大型城市耕地综合保护的意义

第二章 耕地保护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第三节 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
第四节 农业区位理论
第五节 公共物品理论
第六节 外部性理论
第七节 产权理论
第八节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国外和台湾地区的农地保护经验
第一节 美国的农地保护
一、美国的农地保护法规
二、美国的土地评价、分类和监测
三、美国的土地规划和区划
四、美国的农地产权管理
五、美国农地保护的经济措施和农地价值差别化评估
六、美国农地保护的社会参与
七、美国农地保护的多元化目标
第二节 英国的农地保护
一、英国的农地保护法规
二、英国的农地规划保护
三、英国的土地调查
四、英国的农地保护政策目标
第三节 日本的农地保护
一、农地保护法律体系
二、土地规划
三、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
第四节 台湾地区的农地保护
一、有管制的农地转用
二、农地重划
三、放宽农地农有与土地面积限制

第四章 特大型城市耕地综合保护体系建设基本框架
第一节 特大型城市耕地综合保护体系建设概述
第二节 特大型城市耕地综合保护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原则
……
第五章 上海耕地资源概况和保护规划目标
第六章 上海市的耕地质量评价
第七章 上海市耕地多功能的评价与规划
第八章 上海市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措施
第九章 多功能保护目标下的上海市土地综合整治实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