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费正清中国史:典藏插图定本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462462
  • 作      者:
    (美)费正清著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费氏中国通史》原名《中国:传统与变迁》,是费正清先生一生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洋洋40余万字,从半坡文明叙述至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传承与演变,其手笔之大、取材之厚、眼界之高,堪称西方汉学领域的*一通史。其冷静态度和独特角度,又令本书对当下中国社会充满警醒与启发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费正清致力于研究中国问题长达50年,绝大部分著作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其主要著作包括:《剑桥中国史》、《费正清论中国》、《美国与中国》等。

    费正清曾于1931年、1942年、1945年、1972年四度来到中国,“费正清”中文名字即为他首度来华之挚友梁思成先生所起。除了学者的身份,费正清还是一位政治家和外交评论家。他对中国的观点,既反映了西方自由主义的历史观,又反映了他独特的个人经历,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特定条件下的政治态度。

田代阵基,生卒年不详,与山本常朝为同时代人,《叶隐闻书》的记录者。

展开
内容介绍

  《费氏中国通史》原名《中国:传统与变迁》,是费正清先生一生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洋洋40余万字,从半坡文明叙述至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传承与演变,其手笔之大、取材之厚、眼界之高,堪称西方汉学领域的通史。其冷静态度和独特角度,又令本书对当下中国社会充满警醒与启发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中国概况
  中国:传统与变迁
  关于中国,西方人起码应该知道,首先它是一个人口大国;其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亦与西方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第三,他们正经历着一场迅猛的发展与变革。论人口、论国力,古代中国与罗马帝国相埒。今天中国人口达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到1/4。近几十年来世界迅速“变小”,与这么庞大的一群人打交道显然将会深刻地影响西方人的生活。1941年以来,中国国内与边境上的三次战争已使美国人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中西方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以相互谅解为基础。但谅解又必须以理解对方的风俗、思想及自我表现方式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远观式的了解是不够的。中西间的文化差异太大了;自上一世纪以来日渐频繁的接触当然有助于弥合这一差距,但某些其他因素反而扩大了这一分歧:首先是中国人高涨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其次为中西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再者就是中西对于战争的不同体验。部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偶然性原因,西方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形成一种远远优于中国的平衡,而这一经济上的差距就铸成了(有时甚至还扩大)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尤其是美国,从未像中国那样在本土经历过战争,美国人的生活变迁属于循序渐进式而非革命性的突变,因此无论是其文化传统或其当代生活,均与中国人大相径庭。
  了解中国并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和平。对于艺术、文学、哲学和宗教领域的人文学者来说,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展现出另外一套价值和信仰体系、不同的审美传统及不同的文学表现形式。对于社会学家来说,中国在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及历史学方面的文献记载,就某些时代或某些领域而言,远比西方丰富、翔实。
  通过中国历史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这是因为: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通过历史我们就能按中国人了解自身的方式来了解中国人。其次,通过研究中国人审美、认识和制度的衍变,最可以看出他们在这些方面取得的独特成就。这与中国的现状不能混为一谈。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方向并对目前在中国发生的一切有所了解。
  当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自西方的新兴力量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本书因之亦分为两大部分:3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明在相对隔绝的状况下的衍变,及自近代以来作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回应,这一文明所经历的变故与转型。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中国概况
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三、中国的传统经济与社会
第2章 古代中国:文明的诞生
一、考古发现
二、上古中国传统
三、中国的文字
四、商文化
五、西周
第3章 古典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一、东周
二、诸子百家时代
三、儒家与道家
四、其他哲学流派

第4章 秦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
一、秦帝国的建立
秦朝的灭亡
二、汉承天命
三、西汉思想与学术
四、王朝的循环
五、东汉
六、中国第一帝国的灭亡
第5章 帝国的再生
一、中原文明所面临的挑战
二、佛教的传入
三、“胡人”重建帝国
四、隋唐
五、中央集权的复兴
七、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6章 晚唐与宋:中国文化的全盛期
一、从古典时期到前近代时期
二、晚唐
三、宋朝
四、商业革命
五、社会与文化
六、新儒学(理学)
第7章 汉人与胡人:蒙古帝国
一、草原社会
二、蒙古帝国
三、蒙古统治下的中国
第8章 明代的国家和社会
一、汉族文化中心主义
二、明代的统治
三、明代的社会与文化
四、对外关系
五、明代的经济
六、明代统治的结束
第9章 清:传统中国发展的高峰
一、满洲政权的兴起
二、清代的统治
三、中华帝国晚期的文化
四、衰落的开端
五、早期的中西交流
第10章 中国在19世纪时遭遇的入侵与叛乱
一、传统中国对变革的反对
二、学术与思想
三、广州贸易体制的崩溃
四、鸦片战争
五、通商口岸西风东渐
六、清末农民起义
七、条约体系的完成
八、清室的“中兴” 
第11章 中国对西方的回应
一、洋务运动
二、儒家统治制度的中兴
三、中国的反洋教斗争
四、条约体制下的经济发展
五、早期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六、缓慢的现代化进程
第12章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
一、外国侵入中国边境
二、中法战争
三、中日甲午战争
四、对华的强权政策
五、维新运动
六、义和团起义
七、帝国主义入侵和中国的回应
第13章 从君主专制到军阀混战
一、晚清的改良
二、辛亥堇命
第14章 中华民国兴衰
一、思想和文化的革命
二、国民革命的背景
三、国民党的兴起与执政
四、南京政府的十年统治
五、日本侵华
第二次中日战争
第1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毛泽东成为共产党的领袖
二、成立人民共和国
三、通向社会主义的斗争
四、“文化大革命” 
五、邓小平领导的改革
六、中国革命展望
新版书后:中国之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