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史,一部以中国海防为主轴的近代史。海军史专家陈悦力作,主要参考书目150多种。
船政是近代中国因应“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试图走向工业化、近代化,由左宗棠创设集舰船制造、海军人才培养、水师建设为一体的国家机构。
陈悦的《船政史》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新发现的史料的基础上,在按照篇章结构和时间线索全面介绍船政从1866年创设历经清末民国的发展历程。作者在囊括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辨析史料档案,提出了大量新观点,并对一些以往未被详细涉及的船政史局部进行了深入探讨。如船政的政治地位、船政水师的历史、淮系势力对船政的影响、船政造军舰的技术情况、船政对北洋海军建设的影响等。另外,本书精选大量相关历史图片作为插图,还附录了精心绘制的地图、海军舰船和飞机线图。
本书堪称船政研究的呕心沥血之作。
第一章 海疆失防的年代
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揭幕。开幕式上的助兴演出以艺术的形式向全世界呈现英国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当由演员饰演的19世纪初叶英国杰出工程师布鲁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高声吟诵着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作品“那时在梦中便好像云端里开了门,无数珍宝要向我倾倒下来”时,开幕式场地上顿时开始上演一幕幕恍如梦幻般的景象:英伦三岛上原本带着田园牧歌情调的农地片片消失,一座座烟囱拔地而起,蒸汽机开始阵阵轰鸣,火红的铁水浇铸出了各种工业构件,英国人迈开步伐走向全世界。这一幕恰是对18世纪末从英国发端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走入近代化(The Modern Theory,又译为现代化)的工业革命的精彩凝练展现。只不过在真正的历史上,这一人类生产力、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在其发生时并不总是伴随着这般曼妙的诗意,很多时候与之相伴的是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痛楚以及在这种大变革中发生的各种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故事。
1776年,英国工程师瓦特成功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实用型蒸汽机,人类第一次能够完全操控一种机器之力。由高压蒸汽和钢铁机械共同作用产生的澎湃动力犹如揭开了以机器力代替自然力的魔盒,各种连锁反应不断发生,影响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蒸汽动力火车、蒸汽动力机床、机器采矿、有线电报、蒸汽动力的发电机、电灯等各类革命性的发明层出不穷。而以蒸汽动力取代帆桨动力的蒸汽轮船(Steam Ship)的出现,更是标志着人类对机器之力的运用攀上了云端。作为工业革命孕育和兴起之地的西方世界,伴随着自身生产力的不断膨胀,对探索地球上更多的未知地域,开辟更多的未知市场,攫取更大的商业和政治利益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航海科技、军事科技的飞跃,更为西方世界提供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此后西方的崛起之路日益变成了一种凭借其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先发优势而不断掠夺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残酷模式。
第一章海疆失防的年代地处在被西方世界称作“Far East”(远东)的中国,远离喧闹的工业革命和近代化变革的中心,沿袭着亘久不变的生活模式,犹如身在世外桃源。对近代化——这场人类史上翻天覆地的大变局,中国则是以一种极为痛苦和屈辱的方式而被动感知的,当近代化来袭,传统的中华天朝大国手足无措,几乎一夜之间从文化制高点被生生拽下,变成了西方列强眼中可以任意欺凌、掠夺的未开化国家。细算近代化和工业革命的种种成果投在中国人眼里的印象,最初最具代表性和最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就是前所未见的蒸汽动力军舰。第一艘到达中国的蒸汽轮船是1835年出现在广东海域的英国船“渣甸”(Jardine)。但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这种蒸汽动力船舶在中国并未被引起广泛的注意。
1840年,因不满清政府扣押英国鸦片商及货物和禁止开展其他商业贸易的举措,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试图以武力逼迫中国清王朝就范,借此维护和拓展英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挟近代化工业文明而来的英军和处在中世纪状态的中国军队的较量,结果可以想见。在英国海军尚没有投入其主力的一级、二级战舰的情况下,仅仅使用一些辅助性的军舰,就让武备松弛的清王朝沿海烽火四起,应对失据。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海军以舰上封闭炮甲板(Gun Deck)的层数以及火炮的装备的数量来区分风帆动力军舰的等级。其中一级军舰指有3至4层封闭炮甲板、装备100门以上火炮的军舰,二级则是指拥有3层封闭炮甲板、装备98门火炮的军舰。
第一次鸦片战争初起时,英国侵华舰队中的风帆战舰和开花大炮虽然引起了当时中国人的注意,不过此种坚船利炮在本质上和中国水师的战船和火炮并无根本区别,只不过是英军的战船舰体规模更大,设计更为科学,建造更为精良、坚固,火炮的材质更佳,射击科学更完善,炮弹的破坏力更猛烈而已,尚没有带给当时的中国人以完全无法企及的绝望性的思想冲击。而在英军侵华舰队的队伍中,就近从英国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调集来华的大批铁壳和木壳的蒸汽明轮军舰,才是真正引起了当时中国人惊讶及至震惊的武器。现存于颐和园的一艘清末明轮小艇“永和”号,在照片上可以看到船两侧的轮叶以及安装在船体中部的锅炉、烟囱等设施。这艘小艇的相貌与蒸汽轮船刚问世时的样子相去不远。
蒸汽明轮军舰是带有武装的蒸汽明轮船。所谓蒸汽明轮船,是人类采用蒸汽机作为驱动力来源后创造的第一种新式船舶,因为驱动船舶前进的轮叶会有很大部分露出在水面之上,能被人直接看到,所以得名明轮(后来出现的安装于船舶水下的驱动轮叶——螺旋桨则对应被称作“暗轮”)。明轮船早期的动力推进模式,是由蒸汽机通过传动轴驱动安装在船只左右两舷外的犹如水车一般的大明轮划水(也有在舰船的尾部安装尾部明轮的样式),以此带动船舶行进。
和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期的情况一样,蒸汽明轮船问世后也经历了一段青涩的不成熟阶段。当时受蒸汽机本身的可靠性较差、操作者的使用经验普遍不足以及蒸汽机功率不高所带来的航速较慢等问题的制约,蒸汽明轮船主要作为民用。英国海军在1823年尝试性地装备此种时髦船只时,也只不过是看中其不用依赖自然风力的独特机动能力,采用这种蒸汽轮船充当拖船而已。其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蒸汽轮船逐渐得到西方海军的接受,安装有火炮的蒸汽明轮军舰应运而生,但此时仍然存在着明轮占据了军舰两侧的大量空间,使得舰上无法多装火炮等缺陷,“轮周占地甚广,炮不能多列,轮轴及汽机高出水线之上,易为敌炮击毁”,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侵华的英国舰队中,此类新式军舰开始也仅仅是充当辅助角色。
起初,中国官员对蒸汽明轮军舰的印象也与此相差不远。
钦差大臣林则徐可能觉察到了这种军舰外在的驱动方式和中国宋朝时出现的“以轮激水,其行如飞”的车轮舟相仿佛,称这种西方军舰为“车轮船”,描述和评价其“以火焰激动机轴,驾驶较捷,此项夷船,前曾到过粤洋,专为巡风送信”。直隶总督琦善在1840年8月17日的奏片中则称之为“火焰船”,并注意到了这种船只完全不依靠风力和潮水便能航行的特性,不过对其动力产生的原理的理解完全不着边际,“其后梢两旁,内外俱有风轮,中设火池,上有风斗,火乘风起,烟气上熏,轮盘即激水自转,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撤去风斗,轮即停止。系引导兵船,投递文书等项所用”。总体上,此时目睹和听闻西洋蒸汽明轮军舰的中国官员们,只是对这种船只的航行方式感到好奇,大都还并不认为这种古怪的船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战斗力,直到1841年初的虎门之战爆发。
英国《伦敦新闻画报》铜版画: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在广州和中国水师战船作战的“复仇女神”号蒸汽明轮炮舰。1841年1、2月间,英国侵华舰队向广州虎门的清军炮台发起连续进攻,英军舰队中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名为“复仇女神”(Nemesis)的蒸汽明轮炮舰(全长约56米,装备2门32磅炮,4门6磅炮)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作战能力。〔它不用依赖自然风力便可以航行,在水面上纵横往来,行动自如,还能在风力或风向不利时拖曳着风帆战舰和登陆用的舢板行进,而且凭着其灵活的机动能力可以深入到港汊、小河流等帆船难以顺畅活动的遮蔽水域作战。在虎门之战中,仅仅“复仇女神”号一艘蒸汽动力军舰竟然就击沉和摧毁了多达数十艘中国水师的战船、舢板和火攻船等船只,数量上几乎相当于消灭了当时中国绿营水师一个营级规模的单位。 “复仇女神”号和参战的其他东印度公司蒸汽明轮炮舰配合英军舰只协同陆军作战,在广州附近给中国的水师和炮台造成灾难性的损失,绿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也在恶战中不幸牺牲殉国,这种沉痛的打击无情地宣告了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水师在西式近代化的海军面前不堪一击,中国万里海疆面对西方已经处在事实上的全面失防状态。
军事不如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武器装备的不如人。遭遇惨败后,中国一些官绅对英国人的蒸汽明轮军舰开始加以特别注意,“其小兵船火轮船,更不过数尺之水,即足以资浮送,行捷如飞,路径循熟,随处窜越”。甚至当时已经有中国人萌发了要仿制这种新式军舰来抵御英军的念头,希望以此来消除中、英水上武装间在武器方面的悬殊差距。蒸汽动力军舰使得近代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并完全承认在某些方面技不如西人,也成为近代中国人接触工业革命和近代化的最早门径。
1841年,被黜的原钦差大臣林则徐建议建造一种用人力驱动的车轮船,“前后各舱装车轮二辆,每轮六齿,齿与船底相平,车心二角,车舱长三尺,船内二人齐肩,把条用力,攀转则齿轮激水,其走如飞,或用脚踏转,如车水一般”。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广东筹防,实际曾购买过类似蒸汽动力舢板的小型蒸汽船,与真正的蒸汽动力军舰相差尚远,不过这一难得的蒸汽动力船只的获取经验,可能是1840年林则徐上奏道光帝,请求取粤海关关税的十分之一用于制炮造船的动因之一。1842年,两江总督牛鉴在向清廷汇报所辖地区的海防筹办情况时,提及两江已经建造了一批特殊的船只,从描述看,可能与林则徐所述的水轮船类似,“招巧匠制水轮船四只,上安炮位,捷速行驶”。这些车轮船、水轮船其推动船舶航进的形式明显是想要模仿西方的蒸汽明轮船,但都是以人力来转动明轮,和名字上只有一字之差的火轮船实际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不过却流露出了当时普遍抱着天朝上国心态的中国人中已经有人对自身相较于西方的军事技术落后有了无奈的默认,以及想要通过探索和学会西方的“淫巧奇技”来改变这种差距的决心。
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面对传统的海防力量在英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的惨痛现实,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勒索条件,向西方列强打开国门。虽然之后直到1852年出版的清末思想家魏源编辑的《海国图志》一书中,还收录有《火轮船图说》《火轮船说》等两篇直接关于蒸汽明轮船构造和建造方法的文章,显示着部分中国人对研究和学会西洋利器的浓厚兴趣,但这些正如魏源在书中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大范围的关注和响应一样,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成为过去,由西方入侵造成的国防危机被淡忘,而由这种危机引生的对蒸汽军舰的关注也渐渐被淡忘和漠视。尽管有包括林则徐、魏源等在内的一批先进官员、知识分子仍然在努力奔走呼吁,但最终的局面是就连鸦片战争中一些省份所尝试进行过的建造水轮船的活动也都销声匿迹了。
由于传统守旧势力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力过于强大,且自身迷失在天朝上国的幻梦中,自认为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清末中国的几乎每一次新变革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外部或内部力量造成了突发的难以应对的政权生存危机,为了克服这种危机而不得已地被迫为之。在形式上,多是通过谋求一两件器物层面的变革,来捍卫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以至社会生活方式和王朝统治,并触碰不到引发危机的真正根源,而一旦这种生存危机变得不是那么紧迫,那么整个社会便会故态复萌,变革又归于沉寂,变革者则成为了不受关注者,甚至成为对此前的变革心怀不满的传统势力群起攻讦的孤独者和殉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