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63281
  • 作      者:
    刘勇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是大区域范围生态效率型组织,它的发展壮大有助于绿色农产品产业集群结构和功能建设。本书全面阐述“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导思想、原则、绿色运行机制、政策环境等,探讨“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园区评价指标与监测体系,分析“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内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冲突与协调。

展开
精彩书摘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为保障农产品准入制度的顺利实施,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第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挂牌制。对实行农产品市场准人的市场、摊位和柜台,要悬挂由政府统一制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销售牌匾。第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和追溯制。实行市场准入的市场要建立并执行进货索证和检测制度,建立检验台账和档案,严把质量关。第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告示制。实行市场准入的市场,要对检测结果及时公布。第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制。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产地和市场经销的农产品进行抽检,在抽检中药残超标的,严禁在指定市场、摊位和柜台销售。第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制。要对负责重点市场及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检测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培训,统一检测方法与检测标准,实行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制。第六,逐步推行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检测结果网上公布和联查制度。第七,积极推行市场准入“产销直挂”制。引导商家、企业加强与生产基地或生产者的衔接,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供求关系。商家、企业对供货单位的产地进行全面考核,与之直接签订“产销直挂”合同,将双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
  4.加强宣传培训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氛围。把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以及人民身体健康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实践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理论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基础理论与启示
第一节 生态效率理论与启示
一、生态效率及其内涵演变
二、生态效率型组织
三、生态效率组织类别
第二节 竞争优势理论与启示
一、基本内容
二、理论启示:“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具有满足生态需求的竞争优势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与启示
一、产业集群研究的基本思想
二、产业集群产生的条件和分类
三、产业集群的作用
第四节 三种理论在涉农生态工业园发展中的地位
一、三种理论在演进上互为条件
二、三种理论在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相互融合
三、三种理论有机结合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促进农村环境污染整治
第一节 生态企业理论
一、起源、概念与内涵
二、生态企业理论建设
三、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理论
第二节 我国“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实践历程
一、生态企业实践
二、清洁生产、共生工业、生态产业的综合发展
第三节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促进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实质——基于新疆园区经济的案例分析
一、新疆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特点和问题
二、新疆“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和问题
三、新疆“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四、典型“种养加”生态工业园促进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特征

第三章 我国“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总体思路
第一节 园区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园区建设指导思想
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原则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标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环境保护
二、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
三、促进还原产业发展以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四、有利于构筑区域绿色贸易制度
五、提升园区产业绿色竞争力
第三节 园区运行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率,实现高产优质
二、发展生态效率型农工型产业,建设高效农业
三、培育生态效率型农户,发展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章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政策环境建设
第一节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运行机制分析
一、生态需求拉动力的增长
二、环境保护法规驱动力
三、政策和规定驱动力
四、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力
第二节 发展路径建设之基础——划分农业功能区
一、农业生态调节 功能主导区划分指标问题
二、分类方法选取问题
三、生态调节 功能主导区的辅助功能问题
四、生态调节 功能主导区划分原则问题
五、生态调节 功能主导区支撑政策问题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区域涉农产业环境管理体系
一、建立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二、制定区域涉农产业环境政策
三、建立区域涉农产业环境管理系统
第四节 形成绿色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一、绿色创新二重性
二、绿色创新二重性的本质
三、绿色创新呼唤公共管理强力介入
第五节 强化消费政策中的市场准入制度
一、环境标志
二、推进市场准入制度

第五章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建设——以新疆园区经济为例
第一节 特色行业类“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产业链建设
一、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发展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三、新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
四、新源“糖畜药酒麻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建设
第二节 综合类“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建设
一、石河子垦区经济社会概况
二、石河子垦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挑战
三、石河子垦区生态经济基础及格局
四、石河子垦区综合类“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建设
第三节 城镇型“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的生态链建设
一、城镇型“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主体功能
二、“种养加”型城镇类生态工业园生态链建设
第四节 大区域“种养加”行业生态链建设
一、农产品加工业生产集中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涉农产业生产生态化的必要性
三、生产集中化与生态化互动发展的目标、步骤与关键具体措施
四、实现“贸工农”联动

第六章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生态价值链建设
第一节 生态环境价值是园区产业系统价值的基础
一、资源环境的间接服务功能
二、农业生态环境价值支撑产业利润
第二节 绿色价值链要素构成
一、绿色价值基础——循环农业
二、绿色价值链运转的决定因素——绿色消费
第三节 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定园区绿色价值链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定绿色生产链
三、推进大宗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第七章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与监测体系建设
第一节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意义
一、采用生态效率指标重要性
二、采用生态效率指标必要性
三、传统成本效益分析在判断生态效率方面的不足
第二节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推行环境成本核算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环境成本核算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环境成本核算维度的环境影响评价
四、对所有生产与服务组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第三节 建立园区管理考核标准
一、强化环境成本核算的意义
二、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环境影响的生态效率指标

第八章 “种养加”型生态工业园低碳化建设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经济低碳化发展理论与实践
一、基本定义和内涵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园区经济循环与低碳的冲突
一、研究方法的选取
二、实物型投入产出分析
第三节 降低过度循环系数的政策建议
一、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对过度循环系数的降低效果及其效应
二、碳税对过度循环系数的降低效果及其效应
三、碳交易对过度循环系数的降低效果及其效应
四、大循环即废纸回收利用对过度循环系数的降低效果及其效应
五、讨论
六、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