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代化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现代公民身份的培育,培养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公民能力、公民行为等基本要素的人。本书所强调的积极公民身份培育,是围绕公民意识、公民德性、公民精神和公民价值准则四个维度展开的。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字价值准则,既是我国积极公民培育的道德要求,更是测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公民身份构建实效性的标准。同时,本书还为发展社会组织、建设公民文化、加强公民教育、落实公民参与等积极公民身份培育提供了具体路径。
本书所强调的积极公民身份培育,是围绕公民意识、公民德性、公民精神和公民价值准则等四个维度展开的。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字价值准则,既是我国积极公民培育的道德要求,更是测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公民身份构建实效性的标准。同时,本书还指出,发展社会组织、建设公民文化、加强公民教育、落实公民参与等则为积极公民身份培育提供了具体路径,为此作者强调,一是需要依靠专门的组织机构、社会团体作为平台。培育一个健全的社会组织,既是积极公民身份构建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有助于为积极公民身份的培育提供社会土壤。三是积极公民身份的践行,都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实现。四是公民不只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更应当是通过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其中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实践而被确证的身份。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中,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来的经济社会形态被称为“现代社会”,由此标志着人类进化史上从此产生了深刻变革:一是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提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二是“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从自然状态向现代状态的一次次变迁,就是人类社会向现代化的一次次转型,而所谓现代化必定是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的整体转型。人类社会的转型带来了社会主体身份的转型,即由臣民身份转向公民身份,这一身份的转型是一个社会现代化任务中最艰难的部分。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在其《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曾断言:“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研究缘起
现代社会的健康、稳定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制度的正义性和秩序的合法性,更取决于其公民的素质与态度。也就是说,作为社会共同体中的公民,是否具备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一致的观念、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作为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具备现代观念、德性、精神和能力的现代公民,这是任何社会未来发展都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这个“外源型”现代化国家而言,此问题尤为突出。
更进一步,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我国积极公民身份培育,这正是我国社会当前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同时,我国公民身份的实践也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这就需要有新的理论对新的实践进行指导,否则理论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具体来说,本书选择“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视域中的积极公民身份培育”作为研究主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一)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现代化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
以“现代化与全球变化”为主题的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于2013年8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形成了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的综合公告——《现代化论坛宣言》。该宣言首条就将现代化定位为“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具体而言,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传统领域,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两个全新领域等六大领域向现代的巨大转变。因其不仅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彻底改变了世界发展的国际格局,因此,现代化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现代化运动就像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而且现代化的驱动力不再只是物质生产,还包括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包括人类的创造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公民个人、公民团体、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
可以说,对于人类文明而言,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必然,代表了人类文明前进的一个方向;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而言,社会现代化则是一种社会选择。选择了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就需要承受现代化的责任;没有选择的国家和民族,亦必然承受其结果,这种结果就是大约仍旧停留在原始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阶段。
近代以来,现代化也始终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但由于起步晚,封建势力强劲,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意识落后,中国就此成为了这场世界马拉松比赛的后者,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但无论如何,中国仍旧是选择了现代化道路,否则的话,真的只能是停留在原始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阶段,那么,与人类文明前沿的差距必将与日俱增。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由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终极诉求。中国实现“复兴梦”的过程,就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揭示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对于21世纪面临的许多问题,人们都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唯独这个问题得到了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有识之士的认同,那就是,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正如英格尔斯所言:“一个现代国家,要求它的全体公民关心和参与国家事务和政治活动。一言以蔽之,那些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的背景下走上现代化之路的。自明朝开始闭关锁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健态势,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英法联军等外力入侵与破坏,中国的封建专制将会继续下去,或许会更加坚不可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社会的大门是遭受了外力的强攻而被迫开启的。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曾指出:“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英国的侵略迫使封建专制制度解体,“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
从鸦片战争失败后的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失败后的维新变法,直至辛亥革命的失败,近代一些先知先觉者意识到人的问题对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性,主张将社会革新的触角从器物层面延伸到制度层面。但辛亥革命之所以未获全功,共和之所以有名无实,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大多数国民的思想仍然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缺乏民主和科学的觉悟。于是,就有了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终于将现代化推到了思想观念层面。
自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逐渐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建设的目标,然而,忽略人以及人的发展始终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可以说,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1985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讲话中首次强调了国民素质的重要地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至此,人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的根本目的这一地位和作用才真正被认识到,从此推动了中国关于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三)人的现代化最为重要的特征是构建现代公民身份
对于什么是现代化的解释有多种,标准也有多个,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解放,是更美好的生活。正如英格尔斯所认为的那样,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当这个社会完成了人格的现代化,这个社会才能成为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够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意义上讲,关于什么是人的现代化的界定,多半是指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包括人格现代化、心理现代化、个人行为现代化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等。英格尔斯认为,现代人的性格可以总结为四个主要特征:他乐于接受新的经验、新的观念、新的生活和新的行动方式,并能够顺应和接受社会的改革;他见多识广,是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和活动的公民;他有鲜明的个人效能感,相信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控制能力;他不受传统思想和习俗的束缚,特别在决定个人事务时,高度独立和自主。 可以断言,拥有此些特征的人一定是实现了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人——现代公民。所以,做一个现代国家的公民,“必须关心国家和国际政治事务,随时了解重要的国内外大事和政治人物,同政府和政治团体保持经常的接触,参加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活动,参加投票选举,关心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说,这些就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公民素质和能力、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个人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
从理论上讲,中国国民已是获得了法律地位的中国公民,但实际上,与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人,即现代公民还有很大差距。从改革开放的成效来看,中国人的创造活力、主体能动性等已得到极大的解放,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公民身份得以逐步构建的过程。然而放眼全国,不难发现,就整体而言,甚至大多数地区而言,公民素质的发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还是不相匹配的。当前小康发展状态的不均衡性、不全面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指标上,更是体现在公民素质、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等多个层面上,很显然,后者要得以改进与提高的难度更大,而且大得多,甚至在某种程度阻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要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使每个公民个体都能得到解放,这就需要加快培育适合现代公民身份发育的社会土壤,以此为基础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
(四)对于中国积极公民身份的培育需要结合我国历史与现实的具体情况
毫无疑问,公民、公民身份以及与此有关的概念、理论等都来源于西方,对此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是存在着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认为正是资本主义孕育了公民身份,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于是避而不谈,谈而变色;另一是认为现代公民理论都是普世理论,没什么姓社姓资的区别,于是照抄照搬,机械套用。显然,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不可否认的是,相关公民理论确实源于西方,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此“洋为中用”。然而,必须有的态度是绝对不能照搬照套,而是需要结合我国历史与现实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理论的扬弃,构建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现代公民身份。由此,本书研究设定的目标就是要厘清当代中国公民身份构建的一般前提、目标、内容、维度,以及具体的途径等主要内容,构建一套中国现代化转型所需的现代积极公民身份培育体系。
总体而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对于继续深化我国公民身份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均提出了如何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等诸多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些一方面本身就是我国现代公民身份理论所包含的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对此开展研究也恰是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视域中对积极公民身份的培育所要关注的重点理论视角。
二是对于进一步拓展深化我国公民身份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讲,我国国民的公民身份早已在我国宪法中被明确规定;而且,在改革开放后,公民身份的实践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很显然,由于历史上长期的封建专制的影响,现实中民主、法治等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当前的公民身份作为公民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主要方式,其实践水平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也落后于同处一个时代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的缘由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分析与践行,这也是本课题重大现实意义的体现。
……
导论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先决因素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逻辑框架和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化:不可跨越的人类文明形态
第一节 现代化的一般理论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第二节 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演进及主要特征
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程演进
二、中国社会现代化演进的特征
三、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现代公民身份的转型
第一节 公民及相关概念
一、公民的概念:公民不是什么?
二、“公民”与相近概念的界分:公民是什么?
第二节 公民身份的理论阐释
一、现代公民身份的一般理论意蕴
二、西方经典公民身份理念的三大主义之争
三、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民身份思想
第三节 中国现代公民身份的转型及构建目标
一、中国公民身份的演进与转型
二、中国公民身份转型的特点及成因
三、当代中国积极公民身份的目标
第三章 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的维度
第一节 公民意识培育
一、公民意识培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公民意识的内在规定性
三、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的历史轨迹及特点
四、我国公民意识培育的思维与路径
第二节 公民德性培育
一、德性及公民德性
二、公民德性形成的条件
三、公共理性是积极公民德性践行的关键
第三节 公民精神培育
一、公民精神的内涵
二、公民精神的构成
三、中国近代社会公民精神的缺失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现代公民精神培育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 公民个体价值准则培育
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内涵
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积极公民身份的基本道德元素
三、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积极公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第四章 积极公民身份构建的途径
第一节 社会组织: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的社会平台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组织对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作用
三、激发社会组织在公民身份构建中的活力
第二节 公民文化: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的社会土壤
一、文化与公民文化
二、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及其启示
三、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的理论关注
四、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公民教育: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的社会渠道
一、公民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现实困境
三、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对策探索
第四节 公民参与: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的实践策略
一、公民参与的一般性理论
二、公民参与对于积极公民身份构建的意义
三、传统中国政治文化对现代公民参与的影响
四、我国公民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五、积极公民身份构建中提升公民参与能力的基本策略
第五章 我国公民身份践行典型案例评析
案例一:2005年深圳市民李红光“广告参政”
案例二:2007年厦门PX项目事件
案例三:2012年“上访妈妈”唐慧劳教案
结论:我国公民身份践行的特点
结语 全球化视域中的公民身份再探索
参 考 文 献
后记